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庸翻译观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并以中国著名翻译家梁实秋的翻译作品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1. 研究目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中庸思想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在翻译领域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中庸思想与翻译的关系,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中庸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梁实秋的翻译作品为个案,探讨中庸翻译观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首先,本研究将对中庸思想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核心概念、基本原则以及对翻译活动的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庸翻译观的理论框架。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
首先,将进行广泛的文献阅读,搜集中外学者关于中庸思想、翻译理论、梁实秋翻译思想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将以梁实秋的翻译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作品进行细读和分析,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庸思想,并结合其翻译思想进行解读。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从中庸思想的角度出发,构建中庸翻译观的理论框架,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2.以梁实秋翻译作品为个案,深入探讨中庸翻译观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并总结其翻译经验,为当代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3.将梁实秋中庸翻译观与当代翻译实践相结合,探讨其现实意义和局限性,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供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毛荣贵. 从“信达雅”到“信达雅”: 100 年中国翻译标准的演变与思考[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2(04): 1-9.
2.王东风. 从异化到归化: 中国翻译规范百年流变[j]. 中国翻译, 2023, 44(01): 26-33.
3.李文革. 从“信达雅”到“信达雅”: 论新时代翻译标准的重构[j]. 外语教学, 2021, 42(03): 11-1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