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Movie Subtit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A Case Study of Coco开题报告

 2024-01-16 05: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加速,影视作品成为人们生活中愈加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语言障碍以及文化鸿沟,西方的俚语,暗喻等更是无法给中国观众带来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因此字幕翻译作为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的纽带不可或缺,影视字幕不仅需要实现意义的准确转化,更需要考虑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翻译难度大大增加。目前,西方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已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沉淀,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都有系统成熟的理论做支撑,翻译水准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规范性。而国内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系统的字幕翻译理论指导,字幕的翻译质量良莠不齐,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影视字幕翻译质量,应给予影视字幕翻译足够的重视。

1.1.1 国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本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步骤。在科技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影视作品成为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媒介,但由于各国语言,意识形态深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影视作品字幕翻译成为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不可或缺,但国内尚未形成系统和成熟的理论作字幕翻译实践的理论支撑,因此对其展开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在目的论视角下,以美国电影《coco》为汉译字幕研究的案例,旨在分析字幕翻译的原则及策略。希望能引起重视,建立系统的理论,帮助国内电影的翻译工作,促进文化交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搜集,鉴别,整理,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总结出相关结论。首先借助互联网上的权威数据化知识网站,例如中国知网,谷歌学术,百度学术等,搜集与目的论和影视作品字幕翻译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期刊,图书。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仔细阅读,整合,梳理,分析总结出前人的研究成果,目的论的历史,发展,原则和应用范围以及影视字作品幕翻译的特点和策略。

案例分析法:通过观看美国电影《coco》,体会其故事情节与主题思想,以及透过目的论的相关理论,选取代表性的翻译实例,研究其字幕翻译的方式方法,针对涉及文化差异的句子对其中的文化以及翻译策略进行研究,以总结出其字幕翻译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nord, christian. translating as a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 vermeer, hans, j. skopos and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0

[3]nedergaard-larsen, birgit.culture-bound problems in subtitling [j]. perspectives, 1993, (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七学期:

(1)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