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所谓“低欲望”社会, 是指无论物价如何降低, 消费都无法得到刺激, 经济没有明显增长;银行信贷利率一再调低, 但30岁前购房人数依然逐年下降;年轻人对于买车几乎没有兴趣, 奢侈品消费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 一日三餐因陋就简。低欲望社会现象,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早在2015年提出“低欲望社会”的概念,一经提起,引发了众多学者的讨论。
早在2009年松田九一在『「嫌消費」世代の研究-経済を揺るがす「欲しがらない」若者たち』中详细分析了泡沫经济崩溃后所引发的「嫌消費」现象,强调了经历泡沫经济的人们的思想及生活方式,透过当代年轻人逐渐丧失物欲的社会现象,提出了「嫌消費」的概念。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胸无大志的时代》中指出,低欲望与日本经济的低迷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恶性循环的关系,低欲望是日本经济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低迷又反过来导致低欲望现象不断加剧。即使政府出台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改变不了年轻人丧失物语不买房不消费的现状。
杨烁在《日本陷入“低欲望”社会》中,指出了“低欲望”社会的表现,成因以及日本社会面临的危机。同时指出形成这种社会特色的原因之一为日本当代国民意识的转变,当代日本年轻人在文化上崇拜和模仿欧美文化,伴随着硅谷精神的崛起,简素的生活,自我意识的觉醒成为日本年轻人的一种主流。与张志坚提出的:日本低欲望社会的出现主要是国民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而引发的生活观念的改变,有相同之处。同时,国内众多学者对日本“低欲望”社会进行具体研究,将其与我国现状相对比,发现了诸多相似之处。秦瑾,卜朝晖等学者在《论中日两国社会的低欲望现象》中通过对社会热词“佛系”与“ぼーっと生きてんじゃねーよ”进行研究,探讨了两国青年的低欲望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从社会发展,文化音影响因素等方面剖析了青年个人的思想情况,最后提出了低欲望社会发展的启示。裘晓兰在《日本“无欲世代”的群像画像和成向探析》中从“性”角度分析了日本青年群体日益增多的“无欲”趋势特征,通过“平等说”“风险说”“负担说”等多元角度解读,探析了其背后多重复合因素。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基本内容:
本课题将从研究日本低欲望社会现状入手,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了解近年来“低欲望”一代的生存现状和生活方式,试图探寻其呈现出来的新趋势新发展。并进一步从多方面考察日本社会形成低欲望现象的各种成因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本课题还将着手于调查日本政府为应对这一社会问题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其措施的实际成效,并思考日本“低欲望”社会对于中国今后的发展有何启示。
预计解决的难题: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等途径,大量收集关于低欲望社会的相关报道及期刊、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总结出低欲望社会现象出现的诸多原因及其具体内涵。搜集日本厚生劳动省「人口统计」、总务省「国势调查」等舆论调查研究,分析低欲望现象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并通过数据了解日本人的消费观,婚恋观,就业观等呈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结合先行研究材料,思考低欲望现象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研究此课题的重要意义。学生在指导老师的知道下,完成论文撰写。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对课题相关内容熟悉,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2.对课题研究兴趣浓厚。
3.对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与方法有一定的基础知识。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