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山海经》丰富的内容和杂糅的写作风格使得关于《山海经》的研究始终存在争议。关于《山海经》的成书时间、地点和作者,众说纷纭。刘秀在《上lt;山海经gt;表》中表示“《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袁珂先生、茅盾先生、鲁迅先生等也提出自己的见解。此外,凌纯声先生的《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昆仑丘与西王母》、日本学者伊藤清司的《lt;山海经gt;中的鬼神世界》等研究也表明《山海经》几成了世界性课题。杨超先生认为《山海经》是“一部难得的上古时代百科全书”。徐显之先生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氏族社会志。赵沛霖先生从神话分类的角度体现《山海经》的文献价值。因此,对于《山海经》中神人形象的研究也有助于学界认识《山海经》,了解中国上古神话体系。
研究目的: 以《山海经》中的神人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对神人形象的内核精神和历史演变进行概念阐释,依据神话体系研究的现状,探索中国上古神话的神话形象和内在特征。通过研究《山海经》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其书,并从研究中国神话体系的方面继续探索,找寻新的路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中 一、《山海经》中的神话生物形象
1 变形融合的异兽形象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 文献学研究法:通过查找阅读前人的优秀文献资料,为自己的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也能帮助自己从中汲取新的写作灵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避免了研究内容方面的重复。
2、 个案研究法:对《山海经》中的神人形象进行归纳总结,并由神人形象的特征和其所蕴含的神话思维推导出中国神话的共性和特征,从中能够对中国上古神话体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4. 参考文献
[1]汤因比著.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田畦耘.《山海经》中变形神话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3]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2024-11——2024-12 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
2. 2024-12——2024-02 完成资料索引,阅读资料
3. 2024-01-17——2024-03-09 老师完成任务书,学生完成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