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设计-产城融合的低密度科技研发园区规划与建筑设计1开题报告

 2023-03-13 09: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摘要:以苏州工业园区内某研究型设计-产城融合的低密度科技研发园区为设计对象,结合国内外相关产业园区和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尝试解决本项目场地外部与高架、江河交互关系,与居民区关系,以及场地内部空间组织形态,建筑形体造型等问题,阐述了产业园区的设计理念与方法,以及对苏州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解构重组,为后期方案设计做好准备。

关键词:产业园区,城市设计,传统民居,办公建筑产业园区本身的形态是体块与体块之间的交叠组合创造出不同尺度的使用空间,而自古江南就是在原始聚落的基础上,顺延着河岸线慢慢生长发展起来。

看似自由无序的传统江南肌理中,除了自然地貌的制约外,更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维持着平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预期进度:课程第1周 讲课发题,参观调研,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课程第2周 参观调研、小组讨论课程第3周 参观调研、小组讨论课程第4周 草图,工作模型, 方案发展课程第5周 方案设计、方案讨论课程第6周 方案设计、方案讨论课程第7周 方案深化课程第8周 小组讨论、工作总结、方案修改课程第9周 方案修改课程第10周 方案修改课程第11周 方案修改课程第12周小组讨论、工作总结课程第13周 绘制正图、成果表现课程第14周 绘制正图、成果表现课程第15周 交正图课程第16周毕业答辩、毕业教育1.整体设计思路首先,针对地形和任务书要求,从城市和基地层面分别分析地理条件、气候特征、植被生物等物质因素,其次,重点处理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将建筑介入城市空间环境之中,主要运用空间句法解构苏州传统民居肌理空间,编译为园区肌理,最后结合实例研究细部构造,以达到预期效果。

2. 总图分析调研场地用地现状,通过苏州传统民居肌理的转译,将大体量的综合空间化整为零,依据不同功能和动线分解为若干独立单元,有序布置于场地之中,形成苏州传统民居街巷聚落。

不同聚落之间由院落链接,通过与建筑单体的有机组合,建构主次分明的室内外空间组织系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