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电影中的小人物形象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8 10: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表现小人物的影片数量增加。这一方面反映出小人物已经成为日益受人关注的社会群体,另一方面也彰显出电影艺术对于现实社会艺术化书写的关切。小人物是常被忽略的社会群体,边缘的处境也带来社会问题。电影既能够反映社会生活,还能够影响观众行为。电影中的小人物的形象很常见。这样的电影就成为了小人物与小人物,小人物与观众沟通的媒介。贾樟柯导演是我国第六代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也是国际知名导演。贾樟柯在其电影创作生涯的二十余年中始终关注中国社会发展变革的过程,反映社会时代发展下普通人物、边缘底层人物的人生命运沉浮、生活轨迹变迁、思想观念变化。无论是他从校园时期就开始电影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小山回家》,还是故乡三部曲,到后来的《世界》、《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等,都具有共同的电影特征:时代背景立足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当代社会,以社会底层人群、小人物群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客观、平等的视角对他们的生活进行原生态的记录,将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另一面以电影文本的形式呈现,从而表现出一种人道主义关怀。

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大都是选择社会变革的动荡时期,记录动荡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小人物物命运的动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社会的动荡,而这样一个特殊叙述时间的选择,也给贾樟柯电影带上了特有符号。贾樟柯影片中的小人物都背负着一个苦难的命运。这些被忽视、被遗弃的小人物,他们生活的艰辛鲜为人知。贾樟柯的电影对于小人物群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展现了电影艺术植根于现实社会的品质。影片对小人物形象进行了多维展现。既向观众展示了小人物群的内心独白,也展现了小人物群的不同行为,同时对于这些小人物的结局也给予多样化的展现。贾樟柯的电影中很少出现知名演员,有时还使用非专业演员。他们和跟专业演员相比演技不是那么考究,但是他们身上散发出普通人真实的气质,是任何一个演员都演不出来的。反而是通过朴素的没有表演训练的素人,夹杂着浓厚的地域口音去真实的还原那些被忽视的普通老百姓所经受的一切。作为一名导演,贾樟柯选择用电影为去记录和表达那些不为人知的人和事。深入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去感受,分析那些平凡人的喜怒哀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贾樟柯是独具特色和个人风格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导演的代表人物,本文将以贾樟柯电影中的小人物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其电影艺术中人物的形象、情感、叙事风格以及作者本人等因素的分析研究,深入探索贾樟柯对于小人物创作的主题、风格、表现内容确立与变化。分析其电影创作中的优点以及不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在对相关文献搜集、分类、整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本文主要运用这种方法对贾樟柯电影中的小人物形象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理清贾樟柯小人物创作的相关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一)深刻剖析解读贾樟柯电影中的小人物角色

贾樟柯小人物电影的拍摄还处在一个直线上升的阶段,他的这类作品具有较为深刻的精神关怀。学术界以往的研究者过多注重贾樟柯导演作品的主题等层面,他们即使有对电影中小人物形象进行分析研究,但是却忽略将小人物放在现实背景中进行考察,也没有将小人物进行具体分类。本文试图以现实背景为考察的重要因素,并对不同小人物进行细化分类,这样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贾樟柯电影中各个角色的内心变化,对小人物进行深刻的剖析解读。

(二)将贾樟柯电影中的小人物形象与其他电影相比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一)2018.09.17-2018.10.07确定论文主题,撰写开题报告。

(二)2018.10.22-2018.11.04查阅文献资料、观看电影及相关视频。

(三)2018.11.19-2018.12.31完成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