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本课题的意义
园林植物是美化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特别是城市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当今的景观设计中,越来越重视植物的科学、合理配置,这对提高整个景观区域的品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景观设计中有必要充分研究植物配置的理论以及具体的配置方法,从而提高设计水平和景观质量。
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公共休闲游憩场所的进一步需求,给周边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带来较大的提高,2005年,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对红梅公园全面实施敞开扩建,这是市委、市政府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执政理念、进一步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具体举措。改造后的红梅公园成为了常州市植物种群最丰富的公园:坚持生态优先,进一步优化物种结构。通过调整和改造,园内植物种类达到了500多种。这里古树参天,名木荟萃;郁郁葱葱,四季如春。所以说,红梅公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城市中的森林,也是一个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的绿色课堂。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的目标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特别是在具有良好生态的人居环境方面更是如此。公园的巨大绿色感染效应在这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课题对常州最具有代表性的红梅公园植物景观进行研究,对典型区域植物配置和实例进行分析,运用生态学、美学、建筑学、园林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综合出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原理。处于城市繁华中心区的红梅公园同时承担着维护城市环境、降低城市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等多方面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本课题对红梅公园的植物多样性进行分析,并对其植物分布与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及建议,以期对其及周边公园今后的植物景观规划与管理具有一定指导与借鉴意义。
2、研究的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法(翻阅书籍、上网查阅)、实地拍照法(到研究进行现场拍照)、文字记录法(通过文字记录植物种类、数量等)、统计分析法(整理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法(分析的结果总结)等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
2、 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
4. 研究创新点
课题首先要具体实地调查常州市红梅公园的植物应用现状,然后针对采集的数据对其植物的景观多样性及意义进行分析,为红梅公园今后的管理与完善提供一些参考性的依据;二是为同类公园的植物景观配置与改造给予帮助;三是可促进城市公共绿地植物配置的景观多样性与生态效益;四是以红梅公园的植物应用为典型,可发掘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为城市公园的设计者提供思考途径,为常州市园林及城市植物景观风貌的建设作出初步的贡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3年12月下旬:确定课题
2014年1月上旬:准备开题报告
2014年3月下旬:第一次实地调查,整理调查结果: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根据理论方法得出研究所需数据。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以康养休闲绿地营造为主旨的无锡市运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开题报告
-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无锡市运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开题报告
- 城市红客厅——南京和平公园景观改造开题报告
- 南京江北新区南农河段滨水空间城市复合共享空间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南京江北新区南农河段城市复合空间滨水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南京市城市家具设计导则应用策略研究——以溧水区为例开题报告
- 南京市城市家具设计导则深化设计研究——以雨花区为例开题报告
- 南京市城市家具设计导则深化设计研究——以江宁区为例开题报告
- 城市更新中的江苏城际铁路站前广场设计—以南沿江城际铁路金坛站前广场为例开题报告
- 站城融合理念下的江苏城际铁路站前广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南沿江城际铁路金坛站前广场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