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课题意义:隐逸文化作为中国诸多文化体系中的一股,切切实实的影响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每个朝代的隐逸文化其实都是不同的,其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是世道的一种体现,越是内忧外患、越是奢靡腐败它的生命力就越旺盛。而且隐逸的承载者只能是隐士,无文化不隐士,隐士和文人是从属关系,隐士属于文人,但文人不一定是隐士。研究隐逸文化即是从文人的角度来看中国历史的变迁,文人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最大影响便是园林内部意境的蕴含,而这一点恰恰是中西方园林明显的不同,画形容易画神难,即便是影响整个欧洲的英国自然风致园在意境的深度和广度上是及不上文人园子里那些百转千回的情思愁结的。因此,对本课题的研究能从一个更细致的切入点来窥探中国传统园林,从而掌握园林的神韵而不仅仅是形式,并将这种神韵提炼升华更好地传承下去。
国内外研究概况:目前国内关于中国传统园林和隐逸文化的研究是数不胜数的,将两者结合起来的也有研究,但是还没有其中单独一种的多,这些研究的方向都不同,有从某个固定城市作为主体的如:刘卫平《苏州古典园林的隐逸文化审美意象》、左鹏《论唐代长安的园林别业与隐逸风习》;有从朝代来研究的如:鲁冰《宋代隐逸审美文化》、马晓京《略论魏晋南北朝隐逸与士人园林》;也有从文人士大夫角度来研究的如:李浩《唐代园林别业与文人隐逸的关系》、蒋宇《论士人园林作为隐逸文化载体的形成》、杨丽《由宋代园林艺术风格管窥古代文人隐逸风尚》。国内的研究虽精细专业,但由于太细太专并没有从一个大范围大角度进行概括总结,缺少历史的纵向对比。国外目前关于中国隐逸文化的研究很少,但关于中国古典园林却很多,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更是寥寥无几。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研究该课题是为了从隐士这一特定载体的角度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于园林影响的变化。
研究内容:内容包括隐逸文化产生的渊源背景、隐士由来及其分类、隐逸文化对传统园林的影响、不同隐士种类对园林的审美及选择、隐士们留存于传统园林中的历史文脉如何传承。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不同隐士种类对园林的审美及选择、如何保留及传承隐士文化留存于传统园林中的精气神。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大量查阅古籍资料及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分析。先进行一个纵向梳理即顺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拟定一个隐士排表,再就某一具体时期的隐士进行横向对比,筛选出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再将其与隐士园居生活联系起来,并实地调研考察,从而得出一个全面详细的比较结果。
4. 研究创新点
该课题特色:立足于文化,从隐士这一小群体出发,了解隐士们的生活状态、历史背景,从而直观深入的感受中国传统园林与隐逸文化之间相互交错的关系,以便于将其整理归纳,让其作为看不见的纽带紧紧联系着中国文人与中国艺术,使中国文人的高风亮节能荡涤当今这个浮躁奢靡的社会。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5.12月确定论文选题
2016.2月进行相关资料查询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以康养休闲绿地营造为主旨的无锡市运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开题报告
-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无锡市运河公园景观改造设计开题报告
- 城市红客厅——南京和平公园景观改造开题报告
- 南京江北新区南农河段滨水空间城市复合共享空间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南京江北新区南农河段城市复合空间滨水景观设计开题报告
- 南京市城市家具设计导则应用策略研究——以溧水区为例开题报告
- 南京市城市家具设计导则深化设计研究——以雨花区为例开题报告
- 南京市城市家具设计导则深化设计研究——以江宁区为例开题报告
- 城市更新中的江苏城际铁路站前广场设计—以南沿江城际铁路金坛站前广场为例开题报告
- 站城融合理念下的江苏城际铁路站前广场景观设计方法研究——以南沿江城际铁路金坛站前广场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