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刑事案件的伦理困境与行动策略开题报告

 2023-10-12 11:1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及种类日益增多。但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心智发育还未完全健全,且在刑事诉讼程序中处于天然的弱势地位,需要得到特殊保护。在刑事司法领域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维权、保护、教育、帮扶工作,也对强化再犯罪预防意义重大,不仅事关其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更事关社会和谐稳定。2015 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八项措施》,其中第八项明确提出“推动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借助社会专业力量的长效机制”。这一政策的出台,让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与公、检、法、司各部门逐渐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走上系统化与专业化发展之路。近几年来很多地区合适成年人的职责,也由单纯的诉讼程序到场制度延伸到了帮教矫治、社会调查等全过程,针对每一位涉罪未成年人的情况,制作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案和关爱措施。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江苏省j机构承接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与帮教工作主要是提供合适成年人到场维权、社会调查、跟进帮教等服务。近几年来很多地区合适成年人的职责,也由单纯的诉讼程序到场制度延伸到了帮教矫治、社会调查等全过程,针对每一位涉罪未成年人的情况,制作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案和关爱措施。而合适成年人介入未成年刑事案件作为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客观公正地帮助刑事司法机关行使讯问、审判等职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顺应了国际社会有关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发展的潮流。本课题从社工机构委派司法社工作为合适成年人介入未成年刑事案件的视角,将合适成年人到场维权参与刑事诉讼、进行社会调查、跟进帮教这一整个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刑事案件的具体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在我国当前背景下,合适成年人在介入未成年刑事案件的一系列工作时,可能存在哪些伦理困境,其具体表现如何,以及针对这些困境又该如何处理。

二、预期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是一种通过收集、查阅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本课题将通过文献研究法系统地了解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服务可能存在的伦理议题及困境,以及当前有关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刑事案件的期刊、论文,及其对于本文的撰写有哪些借鉴意义,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研究经验和成果,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指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张世华.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探索之路[j].中国社会工作,2020,(28):16-17.

[2]姚明新,陶宇.罪错未成年人个案中的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研究[n].山西科技报,2021-06-21(b07)

[3]罗肖泉.青少年社会工作伦理议题[j].社会工作,2007,(01):15-1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4年11月至2024年12月 确定论文选题,搜集相关资料。

2.2024年3月 根据任务书的相关要求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