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滨江公园景观设计之一开题报告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对此项目的设计来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动手的能力,强化自己的软件应用能力,为以后能在工作实践中更好的应用CAD、PS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为此更好的运用植物,更好的组合不同的植物。更多的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把握园林景观设计的尺度。
通过设计该项目也是为了让自己这几年的所学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综合已学知识,设计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景观方案。通过对成功设计的学习,找出目前最生态适用的植物配置方式,在遵循配置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创新,结合所学所见,设计出一个有风景优美,集现代工业文化,观赏游玩于一体,有灵魂的码头公园。为今后设计做准备,也是对以后参加工作的一次全面铺垫。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对于城市滨水区的研究与实践多围绕着滨水区在城市更新与复兴中的地位进行。回顾国外城市滨水区域的演化,可概括为:自然形态的发展、工业时代的发展和现代滨水区开发三个阶段,是一个由繁荣到衰退到再开发的过程。
德国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近自然型河流概念,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亚洲的日本、新加坡等国也都针对滨水绿地、滨水开放空间做了研究与实践。目前,西方城市滨水区已从局部景观改造发展到针对流域、宏观尺度的景观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的研究,融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于一体,注重水环境的系统性、生态性和多目标性,以及自然资源保护、雨洪管理、滨水景观营造、滨水用地多功能开发、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等方面,已形成相对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的内容:
基地选址于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处于江海之会的南通,隔江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与苏南地区相依,是我国东部沿海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上海北翼的经济中心和门户城市,国内一流的宜居创业城市,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本案位于南通市通吕运河河口、滨江大桥桥头周边,规划用地面积约18.2万公顷。据中心城区用地规划所知,本案周边地块的用地性质大多为居住及商业用地。而本案由于所处的独特地理条件限制,被滨江大桥及通吕运河划分成为四个独立的地块。根据现场调查,地块范围内原有建筑大多已拆除到位,仅余滨河区留有少量仓库、码头以及堆场;两侧沿河道路与运河驳岸间存在34米的高差。
本次设计为码头景观设计,包括景观规划设计、植物色彩搭配、景观雕塑设计、小品设计、旧厂房改造以及滨水广场设计等等。
4. 研究创新点
本案的码头滨江公园景观设计,体现了城市公园在当代发展的趋势,从而设计出风景优美,集现代工业文化,观赏游玩于一体,有灵魂的码头公园。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