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交通灯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2023-11-29 08: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固定时间的交通灯在发生学生上下学、交通事故、早高峰期间很难达到疏导交通的效果,甚至导致交通拥塞加重。

此时经常需要交通警察在现场指挥或者通过路口的交通灯控制系统自行设置红绿灯时间,效果很难保证。

因此,本课题拟采用高性能低功耗的单片机设计一款自适应交通灯系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系统采用stc90c52单片机以及单片机最小系统和三极管驱动电路以及外围的按键和数码管显示等部件,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自适应交通灯设计。设计通过两位一体共阴极数码管显示,并能通过按键对定时进行设置。本系统实用性强、操作简单、扩展功能强。

在相同的时间里提高通车的质量、效率。并能在高峰期根据实际状况结合方程式控制按钮来调整主次干道的通车时间,降低交通拥挤堵塞现象。并使交通控制系统具有紧急控制,使救护车、救护车通过时,使两个方向均亮红灯,救护车和消防车通过后,恢复原来状态,增加对出现特殊情况的处理能力。

本单片机控制交通灯系统,可用单片机直接控制信号灯的状态变化,基本上可以指挥交通的具体通行,当然,接入led数码管就可以显示倒计时以提醒行使者,更具人性化。本系统在此基础上,单片机对此进行具体处理,及时调整控制指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城市道路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是以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技术为前导,与汽车工业并行发展的。在其各个发展阶段,由于交通的各种矛盾不断出现,人们总是尽可能地把各个历史阶段当时的最新科技成果应用到交通自动控制中来[1]。印刷电子技术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先进制造技术,以其低成本、高生产率、可在各种具有良好柔性和拉伸性的薄基片上制造等优点,在可穿戴电子传感器、柔性显示器、人机交互和薄电子产品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种pe已经被开发出来,如物理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可穿戴超级电容器和能量采集器、可拉伸电极、薄膜晶体管(tft)和印刷收发电路[6]。从而促进了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

早在1850年,城市交叉口处不断增长的交通就引发了人们对安全和拥堵的关注。世界上第一台交通自动信号灯的诞生,拉开了城市交通控制的序幕,1868 年,英国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特敏斯特街口安装了一台红绿两色的煤气照明灯,用来控制交叉路口马车的通行,但一次煤气爆炸事故致使这种交通信号灯几乎销声匿迹了近半个世纪。1914年及稍晚一些时候, 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才重新出现了交通信号灯,它们采用电力驱动,与现在意义上的信号灯已经相差无儿[4]。1926 年英国人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这是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最早开始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之后是英国,当时使用的车辆检测器是气动橡皮管检测器。车辆感应控制器的特点是它能根据检测器测量的交通流量来调整绿灯时间的长短,使绿灯时间更有效地被利用,减少车辆在交叉口的时间延误,比定时控制方式有更大的灵活性。车辆感应控制的这一特点刺激了车辆检测器技术的发展。继气动橡皮管式检测器之后,雷达、超声波、光电、地磁、电磁、微波、.红外以及环形线圈等检测器相继问世。当今在城市道路交通自动控制、交通监测和交通.数据采集系统中,应用最广的是环形线圈车辆检测器[5]。超声波检测器主要在日本等少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5. 工作计划

第1周:接受任务书,领会课题含义,按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翻译相关英文资料;

第2周:阅读相关资料,理解有关内容;写出开题报告一份;

第3周:确定传感器,参阅有关资料,分析调理电路工作原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