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信息系统人机交互设计开题报告

 2023-11-22 09: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国家的教育体制也正处在不断改革、创新的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充分吸取国外优秀的教学模式,结合国内多年的办学经验,逐步探索出适合中国特色的教学形式,国家教育部面向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了全面学分制改革。教育部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特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讲到#8220;开发高质量教育软件,重点建设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和若干个教育软件开发生产基地#8221;。因此,各院校迫切需要对自己的现有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和提高,根据国内大学的现在管理模式,结合国际新的思想观念,在校园网络环境下建设先进的、与国际水平接轨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推广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促进教育整体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使之成为学校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发和完善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各高校的迫切需求。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涵盖了高校教务日常工作。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计划(任务)管理,排课管理,成绩管理等。本课题根据现女今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运用.NET技术数据库技术及Delphi 等开发工具边行设计开发,从而实现用户基于Web环境,管理员基于C/S环境的教务管理系统。本论文主要对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进行了较浅薄的研究,主要从事了系统框架设计网络拓扑结构规划,数据库模型设计和系统优化工作,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实现与工作组共同完成。主述课题开发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入地对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做了需求分析,对该系统的总体框架做了系统的设计,规划了网络拓扑结构,对数据库模型进行了详细设计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摘要: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有必要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使用信息系统,以改善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和模式就是这样。与传统手段,信息系统辅助的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果更显著,因此可以为高校的决策提供依据和大学。进入新时代后,高校要引入新型信息系统,探索改进传统管理。但是若通过使用信息系统,便捷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构建系统,从而获得实时的人力资源信息。对于大学和大学,有必要重构人类的信息管理系统在资源设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并在使用信息技术新时代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越来越重要,提高人才队伍水平高校的竞争力,以及相应的人力管理应也构成了学院管理的核心部分。改善人力管理,实质上,就是要创新、完善高校现有管理制度,完善现有管理制度。在信息技术的指导下。这是因为信息系统有助于实时获取人力资源信息,确保人力资源的良好效果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进行管理。时代在进步,所以传统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已无法体现其适用性,有待改进和完善信息的创新设计制度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利于全面吸纳优秀人才,也方便日常人力资源高校管理与资源配置。1. 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概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人机系统收集、传输、存储、处理、维护和使用人力资源信息基于校园网络的高校,可以无缝共享信息其他学院管理信息系统这将是教师在工资和福利、职称考核和考核、人员调配和招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自动化,使员工可以管理与不同的根据不同的信息资源和功能权限系统访问模块,从而产生重要的新信息资源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优化大学人力资源管理流程,降低人事工作成本。这实现日常人员工作的自动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准确性实现了大量人员工作的在线处理,促进了无纸化办公室升级;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减少工作量其他部门在人事相关信息收集中,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工作实现整体人员信息的自动数据分析,从而为学校领导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实现教学人员对自己的权限查询,如工资、职称、奖励和其他方面的信息自助查询,为每位教职员工更好的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学院和高校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增加人力资源的灵活性管理,使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大学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走过了漫长发展演变的时间,形成了其目前的功能和结构。早在1980年代,以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一流大学发展起来计算机平台上高校的人事管理系统时间。受限于当时计算机技术的软硬件技术,系统仅用于人事部门,功能简单,计算有限,存储容量。1990年代,随着国内高校校园网络的建设和高校、高校也开始网络化人才建设系统,通过浏览器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访问和操作。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普遍是设置在学校网络中心或相关管理部门的机房,以及实现基于开放式校园网络的远程连接。每个功能由用户系统由一系列基本的业务逻辑功能组成。这种模式可以更好适应人事管理的变化升级和其他信息的对接校园系统。信息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在落实人力管理基本目标时,高校需要拥有信息网站、系统数据库等应用软件。在完美的基础上硬件和软件,可以设计一个新的人力管理信息系统。以前在开发设计中,系统设计人员首先应明确基本设计思路:信息化业务流程的支持,人力资源部的日常业务应该是理顺,可以通过提供实时来支持各种人力资源决策人力资源数据。在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还需要确保信息化制度从根源上具有人性化、适用性的特点,也需要增加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的友好界面。这信息系统应能灵活扩展,系统接口需要设计中应保留二次开发。具体来说,高校需要划分信息系统的不同模块管理人力资源时,包括数据库模块和功能模块,两者都有属于结构模块。在两个模块中,功能模块可分为人工管理、综合管理、数据交换、系统管理和教师管理,对应的数据库模块包含文本数据库和报表数据库,知识方法数据库和人力资源数据的几个部分。在管理方面人力资源业务流程,有利于大学信息系统的保存信息处理的中间结果,因此也改善了信息处理。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数据查询和跨库统计变得更加多方便,有助于节省大学人力管理的整体成本,缩短系统开发的时间。此外,在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中,设计人员还需要提供不同文档转换所需的系统工具,通过建立统一的接口,扩展业务流程和系统功能。在同时,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也表现出更强的灵活性,可以编辑报表和呼叫文件。在集中管理的前提下,设计人员需要尽量减少客户端维护所需的工作负载,并确保功能模块的可扩展性。根据以层分解的基本思路来明确部门划分,制定明确的部门划分人力资源管理流程。3. 系统设计和系统分析的具体技术选择适当的技术模式。大学管理人员通常面临复杂的人力资源信息,必然导致混乱。为了提高管理、信息系统设置了混合系统模式,包括C/S和B/S两种信息系统中的模式。这是因为传统的 C/S 信息管理具有显著的安全性,可以保证快速的信息传输和交易处理,但在同时,它缺乏系统维护和扩展的可能性。相比之下,B/S集图文、视频、音频于一体,有利于构建互动集成系统环境,使其具有优良的可维护性和便携性。如果大学信息系统可以两者整合,可以从根本上保证信息安全,并且还为每个学院设置了访问人力资源数据的必要权限。建设人力信息数据库。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更高,高校将建立数据库致力于人力资源管理。但是,人力资源数据库通常包含复杂的数据表等内容,所以数据库中的字段和表需要小心设计时,根据关系模型构建准确的数据表结构,通过用于创建数据库的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的基本目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增删相关人力资源信息随时提供,以便于信息查询和信息排序。在每个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都应该给出清晰的记录过程,通过统计可以实时获得人力资源变化。合理有效的信息系统应建立数据库,方便各部门共享人力资源相关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优化和修改设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不是固定的,而是需要与高校人力资源变化的现实紧密结合。为每个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学部门,都需要包括在信息系统,以明确各部门及其管理职责人员。一旦人力资源发生一些变化,人事部门需要借助信息系统更改或添加或删除信息,以确保通过及时更新实现信息人工管理的可靠性。为了保证信息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当信息系统发生时,应修改信息系统必要。4. 结论在制定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政策时,高校不仅根据现有经验和主观判断做出决定,但也遵循基本人力资源管理规则和符合人力资源现状学院和大学。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高校可以探索更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模式,再给予更多实用的人力资源决策。信息系统的使用可以保证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也把结束人力资源管理的盲目性。在#8220;以人为本#8221;的前提下,将为教职员工建立准确有效的综合个人数据,实现高效优质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并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对高校领导具有深远意义为了大学的发展。引用[1] Chetty, V. R. K., Phung, S. P. (2018).教育背后的经济学:发展成果的要素政治参与。欧亚分析化学杂志,13,146-157。[2]拉朱,V. (2018)。林法理论:领导风格。欧亚分析化学杂志,13,125-136。[3]拉朱,V. (2021)。通过虚拟机制在博士生答辩中实现灵活的系统。全球灵活系统管理杂志,22,127-139。[4]拉朱,V.,胡安,W.,什雷斯塔,S.,卡拉蒂纳坦,A.和拉马钱德兰,K.(2021)。大数据分析在传送带中的作用道路倡议(BRI):数据高斯分布的多元分析。在A.J.塔隆-巴列斯特罗斯(编辑)中,基于大数据II和机器学习与智能系统III的现代管理(第169-177页)[5]魏东, 张永军, 刘新义等.通过对线点进行排名,跨视图进行强大的线段匹配图谱[J].ISPRS摄影测量与遥感学报, 2021, 171.[6]邹全义, 陆璐, 杨占宇, 等.联合特征表示学习和渐进分布匹配跨项目缺陷预测[J].信息与软件技术, 2021(预出版).Andrea Capiluppi, Davide Di Ruscio, Juri Di Rocco et al. 使用不同的 Java 软件相似性检测聚类技术[J].信息与软件技术, 2020, 122(预出版)

4. 研究方案

系统整体设计大纲根据教学计划管理需求分析和数据流程,该模块设计以下功能:(1)课程库管理:对课程基本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查询。需要对课程号的创建设定规则。对于历史课程,采用停开处理,而非删除。(2)专业计划管理:按照培养计划和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确定各个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所应修得的各类学分;科学地指导学生按照学分制的培养模式,灵活地制定符合学生个人的学习计划;同时通过该功能,实时追踪学生个人的学习状况,为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保障。系统设计提供原始计划和执行计划课程信息,以便于计划调整的跟踪和查阅。系统设计通过#8220;是否短学期#8221;字段解决不同专业的实践、实训课程的分配问题。教学计划管理包括专业信息管理、专业方向模块管理、专业计划课程信息管理,专业辅修计划管理等功能。(3)执行计划更改申请:当专业计划被审核后,进入执行计划状态需要提出更改时,必须填写执行计划更改申请表,并审批。(4)教学任务管理:是每学期执行教学任务的管理,包括教学任务的创建、下达,教学任务调整,教师安排、教材选用,统计报表等功能。对教学任务管理要设计出创建、增加、删除、修改、下发教学任务、拆分教学班、关闭教学任务调整等功能。教学任务向网上发布,任课教师可以在网上查询自己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及选课后自己所任课教学班的所有学生的信息。(5)报表打印:根据教务处的实际要求,设计出各种统计报表。包括教学计划、教学任务、教师个人教学任务书、教学计划执行等报表。(6)查询统计分析:包括教学任务查询、计划执行情况查询、按课程性质统计门数等查询功能。系统设计的目的是能够完成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活动主要信息的管理和相关的教务信息的管理,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教学资源信息、课程计划信息、排课管理信息、选课信息、成绩管理信息、证书管理信息、教材信息等。主要功能需求包括::系统维护、教学计划(任务)管理、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排课管理、选课管理、考务管理、成绩处理、网上报名、毕业(学位)资格审核等功能,以及教学质量管理、教材管理、报名收费管理等辅助功能。总体业务流图及数据流图,如图采用基于校园网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校园网现有的资源,节约了投资,另外在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的同时,将数据库服务器放置于学校内网,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系统的体系设计为C/S与B/S综合的结构在C/S的二层结构主要应用于安全性要求高、交互性强、数据处理量大。常用于要求处理频度高的范围中,主要用于教务处对数据的后台管理。而B/S 的三层结构中,最上层是客户端,只需要-一个浏览器包含了系统的显示逻辑。负责用户与应用服务器的交互;中间层是具有扩展功能的WEB应用服务器,包含了系统事务处理逻辑,接受用户事务请求,连接数据库服务器返回请求结果返回后提交给客户端;最底层是数据库服务器,包含系统的数据处理逻辑,接受应用服务器的数据操作请求,并返回请求结果采用三层架构其优点是整个系统的分工更为明确,客户端只负责提供交互介质和展示层,数据库则只负责数据及信息的存储,而主要的业务逻辑就全部集中在了基础件,应用服务器上,而这样做的好处是采用三层架构的系统将极大的减少维护成本与人力,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另外由于教务系统的建设是个周期长、投资巨大、涉及面广、技术要求复杂的庞大工程,采用这种结构能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为将来对系统进一步升级或进行修改提供了便利。

5. 工作计划

第 1 周 接受任务书,领会课题含义,按要求查找相关资料; 第 2 周 阅读相关资料,理解有关内容; 第 3 周 翻译相关英文资料,提出拟完成本课题的方案,写出相关开题报告一份; 第 4 周 参阅有关资料,确定人机交互系统的体系设计;设计系统组成原理框图; 第 5 周 设计软件业务流图;绘制数据流图; 第 6 周 确定并绘制详细总数据流程图;完成中期检查; 第 7 周 搭建程序基础框架,对基本指令部分进行测试; 第 8 周 了解各模块的关系,设计流程软件框图; 第 9 周 设计软件程序,完善软件设计; 第 10 周 软件调试;整理资料,准备撰写论文; 第 11 周 修改、完善并提交毕业论文; 第 12 周 评阅教师评阅论文,学生根据指导意见修改论文;验收程序成果,接受答辩资格审查; 第 13 周 毕业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