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系统性风险度量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7 0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近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改革和完善,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步伐越来越快,同时面临的金融危险也越来越大。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金融危机外溢性突显,国际金融风险点仍然不少。

正是由于金融风险的客观存在,我们需要创新金融监管体制和方法,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保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为了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度量,本文选择银行系统,从大型商业银行出发,在估算并控制自身风险值的同时,测度出单个银行对整个银行系统的系统性风险的溢出程度。本文将分位数回归技术应用于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银行系统的风险分析。首先,本文利用分位数VaR方法,引入波动率、流动性价差、信用价差、期限价差等状态变量来描述收益率序列的时变性,对2010-2019十年11家上市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引入ΔCoVaR方法,更加精确度量了单个银行对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同时将VaR所得结果和ΔCoVaR所得结果进行比较。文章最后对实证结果给出解释,检验模型的准确性,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其减少银行系统性风险。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关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概况

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间较晚,对金融开放时间和程度都低于西方国家,所以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研究起步较晚,但我国正在奋力追赶,不断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银行系统性风险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良。

郑文通1997年将var方法引入中国,同时对var方法的背景和具体应用做出了介绍。在此之后,国内许多学者都对var方法进行使用和不断的优化。高国华等运用covar模型对我国14家银行进行金融性风险度量,得出各个银行的风险贡献度以及影响因素。陶伟使用garch族中的garch、parch、egarch模型对var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满足ged分布的条件下测量精度最高。陈守东等利用极端分位数回归估计我国33家金融机构的风险,并得出银行机构在金融机构的风险最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2-11-28完成选题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adrian t,brunnermeier m k. covar[r]. national bereau of economic reaseearch,2010

[2] acharya v v.pedersen l h,philippon t,etal. measuring systemic risk[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0,29(10):2577-2603

[3] goderio l.estimating the var(value-at-risk) of brazilian stock portfolios via garch family models and viamonte carlo simulation[j]. available at ssrn 2309659, 20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