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1-31 09: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金融危机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巨大危机,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幅度的缩减,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风暴等因素的影响,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的部分外向型企业面临十分严峻的经营局面。特别是大量吸收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的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面积出现停产、半停产的状况,80%以上的用工均是外来务工人员,其中农民工所占的比重更高达89.37%,招工状况日益恶劣,曾经一度繁荣并被确立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劳动经济遭受重创。

在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剩余劳动力数量十分庞大,就业形式非常的严峻。本文论述了经济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特别是对出口、对投资和消费方面,从而导出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以及对这些影响做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阐明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回顾相关内容的研究动态,开展文献综述,提出研究方法、目标及技术路径,给出本研究的难点、创新及不足

2:利用中国劳动力统计局往年的各种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得出初步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扩大,全球金融海啸下的欧洲东亚各国出现的经济衰退局面,各国购买力相对严重下降,造成了中国出口市场的急剧萎缩和简单劳动力的大量剩余。根据2007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78%的就业人员主要从事技术含量很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盲目的推动技术或资本密集型产业加剧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

美国的就业在宏观政策上占最高位置的是1946年《就业法案》。该法案第一次明确提出:#8220;联邦政府的持续政策和责任,是推动最大化就业、产出和购买力#8221;。这项立法的依据是当时的宏观经济学革命,即凯恩斯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周期性的经济高涨和跌落,可以通过实施旨在稳定宏观经济的政策手段而加以避免。因此,这个法案的实施与宏观经济政策行为密切相关。

20世纪70年代初失业与价格同时高启的#8220;滞涨#8221;现象,重新唤起了人们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恐惧,美国国会对政府实施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新要求,即通过管理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和流动性,控制通货膨胀和推进充分就业。为此于1978年通过了《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案》,明确提出政府要追求四个根本性目标:充分就业、产出增长、价格稳定、贸易和预算平衡。虽然这个法案的初衷是以充分就业为主题,旨在强化政府的就业责任,然而,其对就业在宏观经济政策中地位的提升效果却适得其反。鉴于当时通货膨胀与失业同时构成对美国经济的巨大威胁,该法案设立了过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而且这四个目标常常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实际上该法案对于就业的重视程度和优先序排列,相对于1946年就业法案来说,是有所倒退的。在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就业优先原则的进一步倒退,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即随着许多国家中央银行接受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并且付诸实践,对就业的关注程度进一步减弱。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

1、2022.08.01-2022.09.05 检索阅读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完成文献综述,交指导教师审阅;

2、2022.12.01-2022.01.15根据文献阅读和研究,准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翻译外文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孟辉,伍旭川.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稳定[j].中国金融,2007(18)

[2]范俏燕.当前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j].财经科学,2008(7).

[3]雷良海,魏邀.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世界经济导刊,2009(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