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光伏、储能等分布式发电技术快速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直流微电网凭借其高效率、低成本、易于接入可再生能源等优势,近年来备受关注,而光储充直流微电网作为其典型代表,在推动能源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光储充直流微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光储充直流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光储充直流微电网系统架构设计:-分析光储充直流微电网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光伏发电子系统、储能子系统、充电桩子系统、直流母线和负载等。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调研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光储充直流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关键技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2.系统设计阶段:根据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设计光储充直流微电网的系统架构,包括硬件拓扑结构、主要设备选型以及能量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3.仿真分析阶段:利用matlab/simulink等仿真软件搭建光储充直流微电网的仿真模型,对所设计的硬件电路和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分析不同工况下系统的运行特性和性能指标。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硬件电路设计方面:-提出一种新型的光储充直流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硬件电路拓扑结构,提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采用先进的控制芯片和功率器件,实现对系统的高效、精准控制。
2.能量管理策略方面:-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能量管理策略,实现对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和负载的协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经济效益。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念,王顺利,张兴,等.微电网技术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16):2-12.
[2] 王成山,李鹏,毕天寿.直流微电网技术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40(17):1-12.
[3] 魏文辉,刘东,王彩霞,等.电动汽车与光伏发电系统联合运行控制策略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41(11):2-11,2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