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背景下,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经济结构、金融发展水平等存在差异,货币政策在空间上的传导机制和最终效果也会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近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地区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风险积聚等挑战,这使得深入研究货币政策效果的区域差异,对于优化货币政策实施,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区域差异的日益显著,货币政策效果的区域差异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中国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货币政策效果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现状和趋势:采用适当的指标体系和计量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区域差异进行定量测度,并分析其动态演变趋势和特征。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借助计量经济学模型和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实证检验。
首先,将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构建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理论框架,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
其次,将收集整理中国各省市的相关数据,包括宏观经济数据、金融数据、财政数据等,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分析,构建指标体系,采用适当的计量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区域差异进行定量测度。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创新性:
1.研究视角的创新:将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视角,深入分析不同地区在金融市场结构、企业融资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揭示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2.研究方法的创新:将尝试运用最新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货币政策区域差异进行更精准的测度和分析,并探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空间spillovereffects。
3.研究内容的拓展:将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重点关注数字经济发展、绿色金融发展等因素对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影响,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范从来,余泳泽,张耀.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区域异质性的视角[j].经济研究,2019,54(09):112-127.
2.余典范,张小婷.数字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22(04):59-75.
3.黄丙奇,高洁.货币政策区域差异的形成机制、传导路径与效应研究——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j].金融研究,2021(12):41-58.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