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选题目的
2021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重要文章。文章中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不仅是一种社会发展概念,更是一场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为标志的社会变革。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进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发展阶段(张志元 李肸,2022[1])。目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囊括大面积农村地区的县域,在脱贫攻坚完成后,防止返贫、促进乡村振兴、切实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仍然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传统金融存在服务覆盖面不足、要素价格配置扭曲等问题,我国一直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尤其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以缓解弱势地区及群体的融资难问题(杨刚 张亨溢,2022[2])为县域农户及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和政策扶持的金融服务。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目标
本文通过选取由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出具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5]),对江苏省40个县及县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来衡量当前我国东部地区县域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对居民消费结构改善的影响。同时,通过对数字普惠金融改善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异质性进行研究,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在促进不同经济特征区域发展的不同效率,提出指导县域数字普惠金融进一步发展的相关政策意见。
(二)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一、导论。主要包括引言、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传统金融、普惠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相关概念界定
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梳理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果分析。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主题现状的描述性分析
(一)研究主题介绍
主要包含对于研究主题的政策梳理、机制介绍。
(二)理论分析
1.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
2.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异质性
四、研究主题的实证分析
实证模型选取 | 固定效应模型 | ||
变量选取 | 变量名称 | 度量方法 | 数据来源 |
被解释变量 | 2018-2020年各县域恩格尔系数 | Ei,t(i和t分别表示各县区和时间;i,t=1,2,3...N) | 江苏省统计年鉴 |
解释变量 |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
| 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
控制变量 | 经济发展水平 | 人均GDP | 江苏省统计年鉴 |
传统金融发展水平 | 年末金融机构贷款总额/GDP | 江苏省统计年鉴 | |
财政支出水平 | 一般公共支出/GDP | 江苏省统计年鉴 | |
第三产业占比 | 第三产业生产总值/GDP | 江苏省统计年鉴 | |
人口特征 | 人口密度 | 江苏省统计年鉴 |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我国发布的《2016 数字普惠金融白皮书》的定义:数字普惠金融是指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网络和通信服务等数字科技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得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为原先金融服务获取不足的人群长期提供多种多样的金融服务(黄益平 黄卓,2018[6])。
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学术界关于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影响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宏观经济效应,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以及数字普惠金融在经济发展发面发挥的作用。从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效应方面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贫困程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7]-[11])。munyegera通过分析认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金融服务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减轻贫困程度(g.k.munyegera/tomoya matsumoto,2016[7])。从微观层面看,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居民消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allen等人认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升居民收入、增强就业水平,进而减轻家庭贫困(allen等,2016[8])。但也有部分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数字普惠金融不能有效缓解贫困。如王伟等人基于对中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研究发现,如果普惠金融只关注解决贫困地区的金融排斥问题,则会进一步加快资金向外流动的速度,反而提高了该类家庭的贫困发生率(王伟 朱一鸣,2018[9])。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12-2022.01 文献研究、初步确定研究内容与框架
2022.01-2022.02 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撰写文献综述
2022.02-2022.02 数据的预处理、撰写论文大纲
5. 参考文献
[1]张志元,李肸.共同富裕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减贫有效性研究[j/ol].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 117-132 176[2022-01-27].doi:10.20004/j.cnki.ujn.2022.01.009.
[2]杨刚,张亨溢.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j/ol].统计与决策,2022(02):155-158[2022-01-2 7].doi:10.13546/j.cnki.tjyjc.2022.02.031.
[3]王明宇.浅谈农村普惠性金融服务对农村发展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1(12):88-9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