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城市规模空间分布演进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6 08: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区域化进程协同发展的时代,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9日共同发布的《经济蓝皮书夏季号: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8-2019)》认为,201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突破60%。但是,与发达国家的75%相比,还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大龙头”,其城镇化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都在我国领先位置。所以本文对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规模空间分布演进及其动力机制方面进行研究,希望提出对长三角地区综合发展更有利的建议。

但是通过文献梳理可发现,国内关于城市规模分布 与动态演进的实证研究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表征城 市规模的指标并不准确,导致错估城市的真实规模; 第二,研究城市规模分布动态演化的时间序列往往不够长; 第三,忽视了地理空间属性对城市增长模式 的影响; 第四,对于影响城市规模演进的动力机制缺乏理论分析。所以本文将选择更为有说服力的数据,对长三角的规模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积极解决长三角地区在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取其发展历程中的精华因地制宜的进行推广,对我国总体城市化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希望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相关理论出发,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城市规模检验的方式,从长三角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出发,对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规模演进及动力机制进行研究。

1.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空间分布的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明确长江三角洲城市规模空间分布的总体状况,掌握长三角发展演变的总体思路是开展本文研究的前提。现阶段业内学者认为城市规模的演化程度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也认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市场规模对城市的发展是本文的现实基础。方创琳(2014)城市发展方针是指导城市持续健康发展、把握城市发展大局与方向的总体纲领。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方针来指导。张虹鸥, 叶玉瑶, 陈绍愿(2006)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规模分布变化及其空间特征中指出城市规模分布研究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 对准确预测城市人口规模以及合理确定城镇体 系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业界大部分的研究指出我国高序位城市的人口处在高速增长阶段,城市规模趋于集中。王乾,冯长春和甘霖(2019)在对全国城市规模演变的研究中采用奥尔巴赫和马尔科夫链等理论证明出: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在城市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人口向特大城市流动。柯善咨,赵曜(2014)在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的研究中指出:我国地级以上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中枢和骨干,在城市化进程中,这些城市的发展主导着各地城市化的道路。许波和纪慰华(2001)在长江三角洲城市规模分布的研究中根据等级规模分布和帕累托分布指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首位城市上海人口规模过高, 而人口在24 —250 万之间的中上位序城市规模则偏低(共18 座城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2022.11.10:完成选题工作

(二)2022.11.7-11.30:完成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提交老师并修改

11.7:导师见面,讨论关于文献查找方法与开题报告要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严善平.中国省际人口流动的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7( 1) : 71-71.

[2] 王乾,冯长春,甘霖.中国城市规模的空间分布演进及其动力机制[a].城市问题,2019(6):14-23.

[3] 李翠玲,蒋一昭.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讨[a].经济问题,2011(3):24-2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