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附子因含有毒性,所以在临床使用中需要通过炮制来减弱附子的毒性。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发现,按照炮制规范进行加工,煎煮所用的时间达到要求,仍有中度表现。笔者拟对市场附子饮片样品进行煎煮实验,并通过对煎煮时间、加水量等因素进行考察,再依据《药典》(2010版本)检测乌头碱含量,来初步判断影响附子饮片毒性的因素,用以指导临床使用,以减少附子临床中毒的可能性。
2. 文献综述
《药典》记载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 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格。 (1) 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人食用胆巴的水溶 液中过夜,再加食盐,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盐霜)、体质变硬为 止,习称"盐附子"。 (2)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别洗净,浸人食用胆巴的水溶液 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厚约0.5cm 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使附片染成浓茶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习称"黑 顺片"。 (3) 选择大小均匀的泥附子,洗净,浸人食用胆巴的水溶液 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 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附片"。
检验附子中乌头碱的方法为:取本品中粉约 10g, 精密称定 , 置具塞锥形瓶中,加乙醚-三氯甲烷(3 : 1)混合溶液50ml与氨试液4ml,密塞,摇勾,放置过夜,滤过,药渣加乙醚-三氯甲烷 (3 = 1)混合溶液50ml,振摇1小时,滤过,药渣再用乙醚-三氯 甲烷(3 : 1)混合溶液洗潘34次,每次15ml,滤过,洗液与滤液合并,低温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精密加人硫酸滴 定液(0.01mol/l)15ml、水15ml与甲基红指示液3滴,用氢氧 化钠滴定液(0.02mol/l)滴定至黄色。每lml硫酸滴定液 (0. 01mol/l〉相当于12. 9mg的乌头碱(c^ hno )。 本品含生物碱以乌头碱(c^hwnon)计,不得少于1.0%。[1]
炮制减毒方法的历史沿革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在市场采集附子饮片样品
2检测乌头碱韩含量
3按照设定方案煎煮、取汁
4. 工作计划
(1)2月25日~3月8日:开题报告
(2)3月9日~3月31日:实验准备(样品采集、试药、器具等)
(3)4月1日~4月15日:炮制与提取
5. 难点与创新点
1、附子饮片的炮制工艺药典虽有具体规定,但饮片企业是否能完全按照该工艺进行炮制,在当前鱼龙混杂的饮片市场上就难以确定了。通过本次研究,也可基本判断出市场附子饮片的质量。
2、在中医临床上,附子中毒事件也是屡屡发生,只是中毒程度不同而已。特别在当前所谓经方热和火神派等影响下,临床医师对附子的应用常常超越常规,一旦发生中毒时,往往是医师责怪煎煮不当,而不反思附子剂量是否有过。通过本次研究,或将揭示临床附子中毒的关键因素,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附子提供参考。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