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稻谷在储存期间由于部分未明确的原因,有些稻谷会发生垄谷后的大米呈现“黄变”现象,这些“黄变”大米对米色的整体影响较大,且对“黄变”大米是否有特定的潜在有害物质及引起“黄变”的原因众说不一。
这种现状对保证大米的品质十分不利。
本课题针对这一现象,拟以2021年新收获的稻谷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储存,试图找到大米“黄变”的条件并在实验室条件下复现大米“黄变”现象,并针对“黄变”的大米与普通大米进行微生物菌群分析,期望通过研究,在确定大米“黄变”条件的基础上,找到“黄变”大米与普通大米的微生物菌群差异,为后续“黄变”大米的管控提供基础。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对“黄变”的大米与普通大米进行微生物菌群分析,找到“黄变”大米与普通大米的微生物菌群差异。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确定影响大米“黄变”的微生物种类;复现大米“黄变”现象;“黄变”大米成分分析。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phillips等调查发现, 根据作用机理不同,稻谷黄变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是霉菌引起;二是大米本身的生物化学反应所致。
前者黄变米可能带有毒素, 后者黄变米没有毒素, 也有人称前者为黄变米, 后者为黄粒米。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底前完成选题
2、2022年12月底前完成开题报告
3、2022年1月—3月完成实验
5. 参考文献
1.helenbelefant-miller et al. small-scale induction of postharvest yellowing of riceendosperm.2005,cereal chemistry,82(6):721-726.
2.xiao yue et al.analysis of the physiochemical properties of rice induced by postharvestyellowing during storage.2020, foodchemistry,306(15):125517.
3.王好等,稻谷黄变的检测技术研究。2018,食品工业.39(01):250-25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