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S6KB1基因g.36158079位点多态性与梅山猪、苏太猪和苏淮猪产仔数的关联性分析开题报告

 2023-02-19 08: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的意义

繁殖性状是母猪的重要性状,其主要包括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等[1],与猪的其他经济性状(如生长性状、胴体性状和肉质形状[2])相比,繁殖性状具有遗传力低的特点。若通过传统选育方法如表型选择对猪产仔数进行选育,一方面世代间隔长,另外一方面其准确性相对较低。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于传统选育方法,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和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对猪产仔数进行选育,既能够提高选择的准确率,又能够缩短世代间隔从而加快遗传进展[3]。因此,鉴别影响产仔性状相关的基因位点,对加快种猪的产仔数育种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指导教师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对极端高低产二花脸母猪个体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后发现,在猪12号染色体上存在与高、低产组产仔数显著关联的基因位点。在整个二花脸猪群体中进行该位点附近上、下游100kb的精细定位,并与二花脸猪产仔数进行关联性分析后发现,猪12号染色体上rps6kb1基因g.36158079位点(sscrofa11.1版本)与二花脸猪产仔数呈显著相关,但该位点是否与其他猪种如梅山猪、苏太猪和苏淮猪的产仔数存在关联尚未知。梅山猪与二花脸猪均属于太湖流域猪品种,二者血统相似且凭借高繁殖力闻名于世;苏太猪是以包括二花脸猪在内的太湖流域高产母猪作为母本、杜洛克公猪作为父本而培育的新品种,其不仅保持了母本繁殖性能高、肉质鲜美的优点,同时获得了父本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的优点;苏淮猪是新淮猪(淮猪与大白猪杂交培育而成)与大白猪杂交培育而成,含新淮猪(含淮猪血统50%、大白猪血统50%)血统50%、大白猪血统50%。为探究rps6kb1基因g.36158079位点(sscrofa11.1版本)是否与梅山猪、苏太猪和苏淮猪的产仔数存在显著关联,本研究首先分析了rps6kb1基因g.36158079位点(sscrofa11.1版本)在梅山猪、苏太猪和苏淮猪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开展不同基因型与产仔数的关联性分析,研究旨在进一步证明rps6kb1基因g.36158079位点(sscrofa11.1版本)对产仔数的作用,同时为梅山猪、苏太猪和苏淮猪产仔数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新的标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梅山猪、苏太猪和苏淮猪进行采集耳样、提取dna,对目的片段进行引物设计、pcr扩增和dna测序等技术方法,对rps6kb1基因g.36158079位点(sscrofa11.1版本)多态性与梅山猪、苏太猪和苏淮猪产仔数进行关联性分析,以期判断该位点是否与梅山猪、苏太猪和苏淮猪产仔数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从而在生产实践中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对梅山猪、苏太猪和苏淮猪的产仔数进行选育提高,加速育种进程。

2研究的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1.1采集样品

对梅山猪群体、苏太猪群体以及苏淮猪群体中具有繁殖记录的母猪进行耳样采集,将耳样保存于盛有70%酒精溶液的离心管中,置于保温箱中送返实验室,将离心管保存于-20℃的冰柜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繁殖性状遗传力低,通过传统选育方法对猪产仔数进行选择,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和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对猪产仔数进行选育,既能够提高选择的准确率,又能够缩短世代间隔从而加快遗传进展。

目前虽然已有很多关于梅山猪、苏太猪和苏淮猪基因多态性与产仔数的关联性研究,但尚未出现RPS6KB1基因g.36158079位点(Sscrofa11.1版本)多态性与梅山猪、苏太猪和苏淮猪产仔数的关联性研究,因此本课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9年8月,查阅并收集资料,设计实验方案;

2019年8月-9月,前往梅山猪、苏太猪和苏淮猪养殖场采集耳样,并收集相关实验样品的繁殖记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