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重金属污染是最严重的,目前cd、cu、cr、as、ni都属于常见的土壤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由于其稳定性强,不易迁移,难以降解以及含有毒性等特点,严重危害了土壤修复系统和生态系统,我国现有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有物理工程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农业生态修复技术。
生物炭是在一定的温度,限氧条件下通过热解生物质得到的产物,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表面含有大量的官能团和负电荷,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和固定能力,并且能够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对重金属的络合能力,有效降低污染程度,减轻重金属的毒性。但由于原始生物炭存在孔径分布不均,选择性差,官能团含量较少的问题,可通过改性生物炭提高其理化性质并运用于环境修复,比如通过过渡金属纳米粒子合成磁性生物炭,使生物炭更易从环境介质中分离出来;巯基改性材料修复重金属。生物炭现有的改性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常见的包括球磨,酸碱改性,氧化改性,金属负载,紫外辐射,生物法等一些改性方法。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1 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研究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1)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现状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1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查阅,资料总结等方法。
一、查阅文献总结重金属污染情况。主要从重金属污染来源、重金属污染现状)、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三部分来进行查阅总结。
4. 参考文献
[1]陈思慧.修复植物残体生物炭制备,改性及对重金属cd污染修复农田土壤的修复技术[d] .南京,东南大学,2019.
[2]夏婷婷,宋玮华.改性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进展[j].农业灾害研究,2020,10(6):147-148,150.
[3]徐继刚,王雷,肖海洋,高明,李静.我国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检测技术进展[j]。环境科学导刊,2010,29(05):104-108.
5. 工作计划
1. 2.21-3.2 查阅和研究文献资料,完成英文翻译;
2. 3.2-3.16 撰写开题报告,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写作方向;
3. 3.16-5.11 汇总分析资料,每周汇报工作进展并答疑,在中期汇报之前,完成写作大纲并论文30%以上的写作工作;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