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国际化的障碍与实现路径开题报告

 2023-01-14 12: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经济全球化浪潮势如破竹,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主动加入国际化进程,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

我国政府提出#8220;引进来#8221;和#8220;走出去#8221;组合政策,推进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高国内经济国际化的程度。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如何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适应国际化进程,成为每个企业经营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国家化的重要形式,是#8220;走出去#8221;的主要途径。而国际化不仅仅是指企业经营行为的国际化,还包括企业制度的国际化,和对企业国际化经营行为进行宏观管理的体制和职能的国际化。因此,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对目前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遇到的突出问题和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拟解决的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公司治理是一套制度安排。狭义地讲,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和股东权利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广义地讲,则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的一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以及如何在企业不同的成员之间分配决策权,风险和收益等一系列问题。而有关企业国际化的研究由来已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际化阶段模型和基于创新的国际化模型。国际化阶段模型是johason和vahlne (1977)提出的关于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该模型认为企业国际化是一个阶段性过程。企业随着经验的积累,出口风险的减少,会渐进地投入国际经营。而基于创新的国际化模型则认为国际化过程是企业的一系列管理的创新和学习的过程(bilkey,1978)。至于如何度量企业国际化的程度,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从出口和投资两方面进行分析的。sullivan(1994)用国外销售占总销售的比重、国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海外子公司占全部子公司的比例、高级管理人员的国际经验、海外经营的心理离散程度五个指标来度量国际化程度。之后的研究一般都遵循着他的思路,使用两个方法:一个是客观的方法,用公司的出口和fdi等指标来衡量;另一个是采用问卷评价方法,调查企业国际化的态度和程度。

公司治理的研究早已存在,但公司治理理论的提出及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在国外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事情,在国内则是20世界90年代中期的事情。西方学者主要以资本主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委托代理理论,也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更确切地说是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情况下的代理问题。比较典型的早期有关研究是伯利和米恩斯关于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论述、关于美国公司董事会实际作用与理论上认定和法律上界定的作用之间具有很大差别的论述,以及詹森和梅克林关于代理成本的开创性论文。

而国内研究重点聚焦在如何构建现代化企业制度及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与策略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我国公司治理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对公司治理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提出具体对策。具体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和相关领域专著,梳理出有关学者关于公司治理国际化问题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加以整理和借鉴

(2)历史分析法:阐述公司治理的内涵的概念时,分析研究我国公司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王国顺,胡莎:《企业国际化与经营绩效)))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载《系统工程》,2006年第12期。

[2]尹盛焕:《企业所有权优势与进入模式)))中国企业在韩投资研究》[j],载《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11期。

[3]董伟,《公司治理对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j],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