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谐音现象研究开题报告

 2023-03-10 10: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谐音现象存在于很多国家,在汉语中它不仅是简单的语言现象,更蕴含着浓厚的文化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到中国深入地学习汉语知识和文化,这些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虽然已经掌握了丰富的词汇量和完备的语法知识,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了,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是遇到很多问题,例如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送礼物不能送“钟”,也不能随意送“杯子”,为什么中国人偏爱数字“8”等等。这些问题与汉语谐音现象有着很大的联系,之所以不能送“钟”,是因为“送钟”与“送终”相谐,“送终”是指为死者办理丧事,是非常不吉利的等等。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看似简单的谐音字词,实则隐含了不同的谐音文化。留学生如果不加以了解和掌握,容易影响到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和日常交际。因此本文意图通过对谐音现象的系统性分析以及其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有效运用和具体学习,来完善汉语教学中谐音词语、谐音文化方面的学习。

目的及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述关于汉语谐音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总结了此研究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从汉语谐音文化的本体研究及其与对外汉语教学的联系等几个方面简述汉语谐音的研究现状,并介绍相关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概括汉语谐音现象的定义,将其分为三类:语音谐音、语用谐音和文化谐音,阐述汉语谐音现象的成因及特点这一部分主要探讨汉语谐音在当前汉语交际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谐音教学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汉语谐音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应用情况以及留学生的习得情况分析。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几本有代表性的汉语教材中存在的谐音内容,分析教材中汉语谐音的选用情况,从当今市面上流通的多种版本的对外汉语教材入手,通过分类整理归纳,把握汉语谐音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选取和分布情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借阅图书馆、书店的对外汉语教材,收集、整理教材中有关汉语谐音现象的教学内容,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检索、查阅相关的学术期刊、学位论文等以作参考。

最后对资料进行筛选、分类、综合,将汉语谐音分为语音谐音、语用谐音和文化谐音三大类,并详细整理对外汉语教材中这三类谐音现象的分布情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3.

[3]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2.11.05讨论论文选题;

2、2022.11.16确定论文选题,指导论文写作流程和文献查阅;

3、2022.03.2 指导开题报告撰写,提出修改意见,明确绪论写作要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