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类纪录片的叙事创新与发展路径——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04 0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文博纪录片涌现,影视学领域对其研究已成显学。文博类纪录片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影像代表”,对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微观解读同样重要。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文博类纪录片有了突破性的创新。《如果国宝会说话》作为这一阶段的代表性纪录片,它自播出以来收视率很高,获得了极大的反响。如今,我国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要 “让文物说话,讲述中国,沟通世界。”在这样一个文化政策背景下,文博纪录片得到了高度关注和重视,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如今,文博纪录片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制作和呈现形式等方面都不够成熟,有待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从而挖掘出其应有的文化魅力与发展潜力。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先,本文立足于文博纪录片的发展现状,梳理文博类纪录片的历史、市场境况、传播概况。其次,基于发展现状,笔者尝试以《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文博纪录片为研究对象,探讨纪录片的叙事创新,发现其具备叙事独立、语言贴近大众生活、呈现方式形象化、丰富文化内涵等诸多方面的叙事创新。再次,深度挖掘文博类纪录片创新路径,并对文博类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予以探讨。为此,勾勒一个较为客观、合理的、典范的、适合文博的“影像地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研究文博类纪录短片的出现背景、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但以文博类纪录短片为主题在知网上搜索,并未获得相关文献,故以文博节目和纪录短片(微纪录片)为文献参考方向进行研究现状综述。

(一)文博节目的相关研究

当今有关于文博类的电视节目研究较少,在知网上搜索关键词“文博节目”仅获得了63篇文献(截至2019年11月20日)。关于文博类节目的研究可追溯至2012年中下旬,但2018年以前,文博类节目的文献只有3篇,自2018年以后文博类电视节目的研究才真正的开展起来,学者们对文博类节目开始关注起来,这尤与突然火起来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有着紧密的联系,该节目融知识性、娱乐性、权威性、趣味性于一体,不单单有着专家把关,还有着明星登台助阵,它的出现几乎满足了当时人们对文博类节目的所有想象,使得文博类节目一下子便火了起来。所以仅是以《国家宝藏》为题名词条来做个案分析的研究便有42篇,占据了文博节目总研究的70%,其中以研究了该节目的创新、成功之处的文献居多,对本文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做个案分析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对于文博类节目的未来发展路径,各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以个案分析法与对比分析法的方式,配合参考大量有关文博类节目、纪录片、短视频等的文献资料,结合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等学科知识,立足于文博纪录片的发展现状,梳理文博类纪录片的历史、市场境况、传播概况。然后,基于发展现状,以《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文博纪录片为研究对象,探讨纪录片的叙事创新。最后,深度挖掘文博类纪录片创新路径,并对文博类纪录片的发展趋势予以探讨。

5. 参考文献

[1]王梦瑶. 接受美学视域下电视文博节目的内容建构与价值实现[d].浙江师范大学,2019.

[2]王丁晓月,刘景泰.文博纪录片的视听语言分析——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j].传媒论坛,2019,2(16):24-25.

[3]徐一鑫. 中国当代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文化建构路径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