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快节奏生活的追赶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流行语冲击着我们原本的语言表达。流行语是出现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对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大众心理和发展趋势的重要反映。在当下流行的网络新兴词中,“佛系”是极具典型特色的。“佛系”一词最早出自日语“仏系男子”,原指2014年间在日本流行的一类男性。2017年底,“佛系”一词传入中国,便引发社会关注,保持着非常高的热度,也由此衍生出了各类“佛系”群体,他们在网络上不断发展和壮大,形成了让人不可忽视的“佛系”文化。实质上,“佛系”文化是社会中部分群体社会心态的反映。以“佛”为内核包装出的“佛系”文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佛教文化,而是在社会的压力与自我目标的实现下之间,部分群体做出的一种温和的选择。“佛系”文化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消解压力和释放情绪,但是如果人们任何事情都不经思考便选择“佛系”处理,久而久之便会变得消极,进而失去目标和斗志。所以应该重视“佛系”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视“佛系”文化所反映的问题,理性对待“佛系”文化。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在网络舆论不断发酵的情况之下,逐渐出现了“人人自称是佛教青年”的现象,最终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流动的“佛教”亚文化。大家开始思考“佛系”的流行究竟是源于什么,难道这只是一种简单的网络传播现象吗?网络时代, 社会变革步伐加快,各种社会思潮、文化碰撞、社会冲突不断交织,话语体系不断更新,使得传统词汇难以传达话语的核心意义。因此,一些网络术语会及时产生。“佛系”这个概念一出,就成为一个流行词,得到了广大网民的认可。它反映了当代青年的社会心态和生活状态。佛教文化对当今社会现象具有解释力。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佛教文化背后有许多有趣的东西,值得关注和研究。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a.亚文化的相关研究
“佛系”文化属于亚文化研究领域。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亚文化研究起源于西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芝加哥学派及其“规则-越轨”范式研究、伯明翰学派及其“抵抗-收编”范式研究与后亚文化研究。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正式提出亚文化这个概念,特指在一个大文化区域中那些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亚区域。到了60年代,形成了“越轨亚文化”研究体系,主要是为了“解决问题”。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早期,亚文化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英国伯明翰大学。伯明翰学派则是把亚文化理解为一种“想象性地、象征性地解决现实政治社会难题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为后伯明翰时期的亚文化研究。“后亚文化理论试图建立新的理论范式,它是对伯明翰中心亚文化理论的创新和反思。后亚文化的学者们则不再认为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二元对立的,而是认为当代青年亚文化是复杂多变的,因此更加重视研究个体的亚文化实践意义”。
近年来我国有关以青年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亚文化研究层出不穷,国内学者也逐渐注意到媒介环境对亚文化产生的重要影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可以看到以2012为界限,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开始增多。学者马中红在《新媒介与青年亚文化转向》中指出:“媒介技术的进步为青年亚文化的实践带来了更多的丰富的资源,同时也改写了青年亚文化的风格表征。”由单向转为了多向交互的传播形式,是改变青年亚文化呈现和形成方式的关键性因素。所以蒋建国认为“人们在网络社会中的消费观念、价值取向、个人取向等各种因素也会重塑网民的个人认同与群体认同”。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的方法主要采取个案分析、文本分析、话语分析等,多集中在“弹幕”、“恶搞”、“表情包”等领域。从中国知网中搜索的 2012-2019年有关青年亚文化文献中,通过使用主题的分组浏览,可以看到除了“青年亚文化”“青年群体”等关键词之外,“网络青年亚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亚文化群体”成为热度最高的关键词,可以看出网络和媒体是当前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主要领域。也有不少研究者致力于网络传播与亚文化的交叉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语言、迷群、媒介使用与网络亚文化的关系、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等方面。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前言
二、佛系亚文化概述
(一) 佛系亚文化的定义与历史
5. 参考文献
[1]刘朝霞,王瑜.新媒体视域下青年网络“丧文化”传播研究——以流行词“佛系”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年03期
[2]张萌.亚文化谱系中的“佛系”网络流行语研究[h].中国青年研究.2018年08期
[3]姜文浩.传播学视角下旅行青蛙走红原因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24期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