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方法的不断创新,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同时,作为服务行业的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酒店餐饮服务行业整体发展也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硬件设施的建设方面,需要随时随地的去提升自己的品质,不断提高服务行业的专业水平,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华饮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餐饮空间设计倡导用传统元素来营造中式设计风格,力求让餐饮空间设计既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又能够体现国际化的语言和方式。在餐饮空间中,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对菜品的要求,反而对空间环境、心理感受及服务体验等有了更多诉求。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餐饮空间已经从单一的向顾客销售食品和饮料的空间逐渐发展成为推广饮食文化、体现人文内涵的新型文化空间,这就要求设计者能根据空间使用性质,运用空间美学和技术手段,结合各类不同材质是特性创造出功能合理、适用舒适、形式美观并且能反映其文化内涵的空间环境。
餐饮空间,是人类就餐的环境空间,是人类就餐行为的载体。虽然它是固定在某个地方,属于三围空间,但它同时也是有个性特点的,同样也有着自己的秉性和脾气。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设计空间进行合理地布局和规划,还需要将设计注入人类的感情,加以智能化,由表及里,将空间设计变得有感情,有独特的性格魅力。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在此课题中,主要针对的是餐饮空间的个性化设计进行研究。不同风格的特色设计将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本课题将从主题设计,空间色彩,灯光设计等方面打造个性化餐饮空间。
1、餐饮空间的主题设计,不论是哪一种风格的设计,都要尊重空间固有的文化特色。通过设计,可以把原有的氛围营造得更有特点。这样的凸显,不仅可以保护来自历史独特的传统文化,而且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宣扬和扩大化。将传统的设计传承下来,坚持个性,突出特点,拥有独特的风格特色。保持独特的风格设计,保证独特的风格设计。不仅是当代设计者所要遵守的法则,也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尊重自然,尊重设计。这说明了餐饮空间的设计是多元化的。同时也证明了不同的消费人群需要不同的空间氛围。在当今社会,不仅仅需要气氛活跃的空间氛围——能让人必情愉快,轻松舒适;而且也需要庄重的空间氛围,不同的氛围环境适合不同的场合需要。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采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方法,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国内外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文献研究法、人物采访法、问卷调查法。
研究步骤
4. 参考文献
[1]张杨巍.餐饮空间包房设计[J].建筑结构,2021,51(23):139.[2]王琳琳.粤式餐饮空间设计(大包间)[J].建筑结构,2020,50(16):137.[3]孙晓.《餐厅包间软装设计1》[J].大众文艺,2019(17):275.[4]罗俊文.《西贝中餐厅包间设计》[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9,32(03):81.[5]国智威.浅析酒店餐饮管理中的个性化服务——以厦门香格里拉大酒店为例[J].才智,2019(02):240 242.[6]凌楠.酒店餐饮服务模式转变分析——从标准化到个性化服务[J].时代金融,2018(08):331-332.[7]章洁.酒店餐饮管理中的个性化服务——以北京饭店为例[J].中国商论,2015(23):8-10.[8]罗德顺.对酒店餐饮个性化服务手段的几点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12):50.[9]邓惠君.对餐饮宴会中个性化服务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0(19):5-6.[10]宾馆中餐厅与贵宾包间的设计[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8(01):82-85.
5. 工作计划
第7学期:
第15周—16周(截至12月28号):指导教师录题
第17—18周(截至1月6号):审核与发布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