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及分区管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3 09: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选题的意义

1.(1)理论意义:

识别农村居民点整理推进的限制因素及其影响大小,构建包含自然、经济条件与整理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适宜性评价,划定居民点整理适宜性等级分区,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区域的选择和整理有效推进机制的构建提供借鉴与参考。

2.(2)现实意义:

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可以置换出建设用地折抵指标;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率,确保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缓解用地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国内外研究现状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聚居的场所,一般可分为农村集镇、中心村和基层村,即建制镇以下居民点。农村宅基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保障农民生活需要而拨给农民建造房屋及小庭院使用的土地,用于建造住房、辅助用房(厨房、仓库、厕所)、庭院、沼气池、禽畜舍、柴草堆放等[1]。大多数研究中,农村居民点整理包括宅基地、公共设施和道路、绿地、取土坑等,一般不包含集镇。宅基地与农村住房具有不可分割性,一般情况下不作严格区分。另外,城中村改造具有特殊性,可纳入城市建设用地整理的范畴。

不同文献中,农村居民点整理有不同的称谓,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农村宅基地整理(整治)、村庄(用地)整理等。从已有文献看,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概念争议较少,农村居民点整理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及调整土地产权,通过村庄改造、归并和再利用,使农村建设逐步集中、集约,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2]。从内涵看,是指从宏观上对农村居民点数量、布局的调整和从微观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内部结构、布局调整的综合措施[3]。

农村居民点整理并不单纯是技术问题,它涉及一系列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表1),需要研究农村居民点内在规律以寻求理论指导,有必要探索配套制度改革以解决操作难题,最终要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模式、规划与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性研究。

表1农村居民点研究的学科背景

学科

研究侧重点

地理学

农村聚落地理、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展与转型、景观变化等

经济学

农村住房消费、农村住房可支付性、宅基地使用权流转、

收益分配等

社会学

村庄社会肌理、居住形态等

规划、建筑学

村镇规划、房屋设计、空心村改造、中心村规划等

法学

宅基地立法等

综合性研究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模式、驱动力、技术等

1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研究进展

1.1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增加有效土地面积的潜力、农村聚落优化的潜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潜力、土地增值的潜力。张正峰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来源主要有:土地利用空间扩展的潜力与农村生存条件改善的潜力[4]。可见,学者们都有一个共识:农村居民点整理并不是只涉及到农用地面积的增加,农村居民点布局的优化和环境的改善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近些年,国内学者已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方面做了较多较为深入的研究。刘咏莲等主要应用层次聚类法与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确定江苏省各县(市、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区聚类组的综合评价值,再将全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区划分为4级进行评价[5];杨方则将三角模糊函数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多准则实时评价的模糊层次法模型,有效地评价了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6];高晓东,南灵构建了分区归总的农村居民点潜力测算的方法是以地理特征和人口现状为标准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区域划分,筛选农村居住和非居住用地潜力构成要素,并运用不同模型分别测算潜力,最后整合得到总潜力,然后运用权重比较法分析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类型,针对不同潜力释放类型特点提出相应的农村居民点潜力释放对策[7]。针对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为使评价结果尽可能客观地反映实际,彭刚认为应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给各评价因子赋权,并借助模糊数学知识构造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8]。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其潜力的估计不能单纯套用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等指标进行,而应密切结合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及规划布局等因素,采用三分法(分区、分模式、分设标准)分析来进行[9]。李娜,刘学录在土地利用现状、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的基础上加上社会因素和生态因素,从5个方面构建甘肃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区指标体系,采用SPSS系统聚类的方法把甘肃省划分为3个整理区域,分别为潜力优势区、潜力内在区和潜力限制区,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区域整理的模式和方向[10]。从现有大量研究可以得出我国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超标,理论潜力巨大;整理潜力受自然、经济、土地利用现状等主要条件限制,现实潜力下降;区域条件差别显著,整理难度不一;应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结论[11]。

1.2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是一个具有弹性的动态概念。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与该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因此具有地域性。宫攀指出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可因地制宜的采取以下几种模式进行:农村城镇化型;自然村合并型;中心村内调型;异地迁移型[17]。高燕根据村庄类型的界定,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基本分为二大类:城中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与城外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廖和平等指出可持续的整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三分法(分区、分模式、分设标准来进行整理);密切结合各项规划;模式的嵌套[18]。在方法选择上,运用收敛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空间叠合分析方法,耦合适宜性分区与现状宅基地,从而进行整理模式的选择[19]。从资金筹集、组织领导、具体操作等方面,高燕、叶艳妹总结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

理的模式,并对不同农村地区适宜的不同模式进行了初步归类[20];谷晓坤提出三方共建模式,其特点是政府相关部门、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三方共同出资共同实施[21];杨庆媛等通过对样本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及土地利用特点的研究,从丘陵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提出两种土地整理模式:一是农林综合开发整理模式,即居民点闲置土地的复垦利用与抛荒地利用结合,与山地区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结合,进行退宅还林;二是新村建设整理模式,即由政府对新村统一规划,供给道路等基础设施,引导农民集中建房的政府引导型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22]。国内大量研究大致将农村居民点整理区分为城市规划区村庄改造模式,生态居民点异地搬迁模式,迁移合并模式,内部改造模式四种类型[23]。

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总结较为全面,几乎涵盖了我国各地域可能涉及的所有类型。但是我们应该始终注意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地域性特点。因此,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的选择应与研究区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以便更好的为居民点整理工作服务。

1.3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动力机制在于整理主体对整理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农村宅基地整理体现更多的是社会收益,是成本内化、效益外溢性活动,只能由地方政府推动[26]。据张军民对迁村并点的调查,发现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及经济水平的提高、政府对农民的补偿和基础设施投入是影响搬迁的重要因素[27]。张占录认为地貌、人均耕地、城市化、农村经济发展等是重要的推动力[28]。农村居民点整理涉及房屋拆迁补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巨额费用[29],多渠道融资是促进整理的重要驱动力。

宅基地流转有利于农民筹集进城资本,有利于人口迁移,为农村居民点整理腾出空间。农村宅基地的流转主要是因买卖、出租房屋所引起的[30],目前宅基地流转市场日趋发达,宅基地管理应采取疏导方式而非强堵手段[31]。农村宅基地整理的用地交易方式多为置换,属物理整理,通常涉及产权变更。有关法律对宅基地的产权界定不清楚,给管理和流转造成很大困难[32],一户一宅、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不利于宅基地的流转[33]。对宅基地产权制度的改革有两种基本思路,一是恢复宅基地私有性质,二是把宅基地的物权给农民[34]。

农村居民点整理涉及到产权制度、流转制度等深层次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政策支持力度较弱。地方政府进行村庄规划、配套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给予农民保障和补偿,从而影响整理的进程,但从政府行为角度的研究尚不多见。

1.4农村居民点整理效益评价

农村居民点整理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节约耕地,提高村庄用地集约度,为城镇建设留有余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保护生态敏感性地区。经济效益主要是整理为耕地后种植农作物的收获[26],农业比较利益低使得这部分经济效益较小,而腾出的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商品房开发是农民的最佳利益选择[35]。农村居民点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可为城镇发展提供用地指标,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更多地表现为社会效益方面[26],农民获得低成本的新住宅、更多的就业机会、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政府通过增加社会就业和建设新农村获得管理绩效,开发商在商品房销售与税收减免上获取收益[3]。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生态效益体现在生态移民和退宅还林将减少对生态敏感性地区的人为破坏,居民点集中建设可改变原来脏乱差的景观格局。

宫攀利用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指标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成本与预期净收益进行财务评价,利用影子价格计算的间接经济价值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同时将一系列社会与生态效益指标纳入综合效益评价体系[17]。杨庆媛等则从土地集约化水平、农民收入与集体经济实力方面对具体案例进行了绩效分析[36]。农村居民点整理效益评价散见于有关文献中,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多为定性评价,社会影响评价及景观生态学评价较少,完善的项目后评价体系尚未形成。

1.5农村居民点整理实现机制

虽然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对关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模式、驱动力和效益评价方面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理论成果,但在整理实现机制方面的研讨还较为不足。

1.5.1农村居民点整理实现机制中的适宜性问题

有关学者指出,尽管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诸多驱动因素,然而一个地区是否适宜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以及适宜程度如何都应在整理实施工作开始之前进行必要评价。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是以某一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的土地利用现状与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自然条件,人文条件等综合因素逐个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所需条件相比较,其结果可作为是否开展整理以及怎样整理的依据。宫攀在研究论文中介绍了农村居民点整理项目可行性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各项效益的评价方法,用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17];高燕等综合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分法以及聚类分析法两种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研究[18];林爱文等借鉴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模糊综合判断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递阶模糊评价方法[43]。

1.5.2农村居民点整理实现机制中的利益分配问题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项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工作,因此农民应该成为整理工作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农民作为居民点整理工作的主体之一,其态度及对整理工作的支持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理实施是否能顺利进行。肖蓓蓓等指出形成宅基地整理潜力的农户行为分为农户的违规行为、新建宅基地后旧房保留行为、农户农村城镇双重居住占地行为、其他个别行为四种[47];朗海如探讨了因农村居民点整理而发生变化的农村福利的功能性活动[48];陈倩对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意愿进行考察和分析,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探寻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主要因素[49]。这些学者从农民与农户等微观角度进行探讨分析,跳出了以往农村居民点整理仅从宏观层面进行研究的栓桔,丰富了农村居民点整理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视角,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5.3农村居民点整理实现机制中的权属调整问题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产权调整本身就是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地区土地权属关系复杂,大量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处理。近年,学者也开始在权属调整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例如:

王月提出四种不同的土地权属调整模式,指出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权属调整包括建设用地权属调整与整理出的农用地权属调整[51]。然而目前的研究多注重面积的变更,忽略权利归属的确定,有待未来学者们进一步探讨研究。

2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和农村居民点整理效益评价上,但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实现机制的研究还不足。国内外学者针对农村居民点的合理规模及其整理潜力等问题都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实现机制的方法,并从补偿机制、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探讨了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实现机制的发展方向。但在以下方面仍有待深入研究:

(1)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特殊性,既不同于一般的农地整理,也不同于城市土地整理,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尽管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认识已逐步提高,发展了农村聚落地理、区位理论、乡村生态学、宅基地转型等理论,但社会学、行为学等角度的理论成果仍比较匮乏,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在机理研究有待加强。

(2)农村居民点整理到底有多大潜力以及有多少潜力能够实现,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并对测算方法进行了不断完善。而影响潜力实现的整理效率与农民意愿问题,目前还缺乏深入的调查。农民的诉求是整理实现的重要因素,政府的积极推动、对宅基地整理的补偿、整理的效率会影响农民的选择,农民诉求与政府行为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3)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已经起步,内陆地区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居民点整理难度很大,促使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是迫切的现实问题。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在中西部地区并不适用,因此,探讨整理模式的区域差异也是研究方向之一。

(4)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研究多集中在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层面,配套制度的改革也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目前农民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按现行的制度设计,产权不明晰,宅基地不能流转,农民和集体的利益驱动受到限制,开发商得不到政策优惠。因此,宅基地流转、产权改革等制度安排是重要的研究视角。

(5)农村居民点整理涉及很多学科,如何整合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将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农地整理、村庄规划、小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景观文化保护结合起来,并形成规范性的整理标准和项目管理规范、项目效益评价体系,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问题。

(6)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多关注宏观方面的研究,对于微观视角的内容鲜有触及。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从农户参与和农民福利等角度切入进行研究,但研究成果较少,农村居民点研究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农村居民点区位选择和整理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收益分配状况相结合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推进机制研究仍然十分薄弱,而对于此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理限制因素的调查、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有效挖潜的实现机制

(1)仍需深入研究。

(2)对如何构建系统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保障体系,并将农村居民点利用规划调控、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与农村居民点整治实践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调控功能上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和完善。

(3)对于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实现机制问题,现有研究较为零散,且大多停留在技术性层面(限制因素分析、潜力测算、模式制定、门槛确立),缺乏整理实现机制的政策目标、实现途径的系统性设计。

参考文献

[1]CiparisseG.多语种土地词汇手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242.

[2]陈百明.土地资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94-297.

[3]杨庆媛,张占录.大城市郊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和模式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3,(6):115-119.

[4]张正峰,陈百明.土地整理潜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2(06)

[5]刘咏莲,曲福田,姜海.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评价分级[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4(4):18-23

[6]杨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指标评价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89-17290

[7]高晓东,南灵.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与释放对策研究--以左权县拐儿镇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661-22663

[8]彭刚.基于模糊数学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42-9844

[9]林坚,李尧.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21(1):58-65

[10]李娜,刘学录.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0,45(3):110-116

[11]石诗源,张小林.江苏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与整理潜力测算[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9):52-58

[12]段宝玲,马振兴.2020年天津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J].贵州农业科学,2010,38(12):213-216

[13]祁萌,黄锐.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方案比选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9):9174-9176

[14]唐柳,王瑾.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J].农村经济,2007,19(04):19-23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

分析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识别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主要限制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指标进行空间化,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适宜性评价,划定居民点整理适宜性等级分区,提出分区管制建议方案,为中心村位置和整理区位的选择提供参考;从农村居民点整理限制因素的突破、整理区域选择、产权调整、利益分配等角度提出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长效推进机制的建议。

研究的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主要运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具体的实践问题中,结合扬州市邗江区农村居民点的实际情况,基于调查与模型的结合使用,来达到探究该区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的限制因素。本研究中具体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有:

(1)文献综述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方面

从文献阅读来看,大多数学者对中心村位置的选择只注重宏观的经济效益,而从微观角度考虑农户意愿较少。因此,本项目不仅考虑到自然、社会、经济等宏观因素,而且结合微观农户意愿,得到更加科学性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时间

研究计划

成果

2013年4月5月

重点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上资源,对课题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充实项目成员对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认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并记录和学习未来可能利用的知识,如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方法等。

文献综述

2013年6月7月

收集研究相关数据(1996年、2005年和2010年三期扬州市邗江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1996-2010年扬州市邗江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社会统计数据),对已有资料进行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演变规律的相关研究。

基础研究

2013年8月9月

小组成员集中讨论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小范围的预调查,找到不足之处和未涉及的内容,以完善问卷。经过较为全面的思考,形成最终的问卷并按照原定的抽样方法选择地点、开展调查。

调查问卷

2013年10月11月

集中进行有效问卷的筛选,以及其数据的汇总、归类、各种必要分析,得出初步问卷结果。

数据处理

2013年12月2014年1月

小组成员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分组访谈或集体访谈有关专家学者,可就某些调查结果进行咨询和探讨,以发现对已有数据分析的漏洞和有待改进之处,从而进一步完善对数据的利用。

讨论结果

2014年2月3月

小组成员集中讨论、分工,整理之前的所有资料,完成初稿并逐项进行修订。

初稿

2014年4月5月

撰写研究报告,并对思路及整体结构、语言把握等方面进行斟酌修改,上交最终调查报告、撰写论文。

调查报告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