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快速增长,人口绝对数量居高不下,社会需求量加大,耕地数量明显减少,土地的需求和供给矛盾愈加凸显。国土资源部发布结果显示,2011年末人均耕地面积为1.355亩,短短两年之后2013年末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42亩。这种严峻形势已对我国粮食安全及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目前,我国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耕地保护政策在部分区域失灵[1]。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强省,也是中国的农业大省,据《江苏省统计年鉴》显示其耕地面积在建国初期为5523.40千公顷,2009年仅为4688.06千公顷。而且,该省的耕地保护面积占全国的3.96%,省内耕地保护任务苏南、苏中、苏北各占19.03%、22.84%、58.13%,呈现出保护义务的差异性,其中,苏北地区保护的耕地量最大,但经济发展水平却是全省最弱的。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区域责任与利益的失衡。究其上述现象的内在原因,在于耕地保护政策忽视了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在特定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耕地非农化需求的内在合理性[2]。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在全面分析耕地资源完全价值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考虑到区域粮食安全以及建设用地扩张带来的非农化压力的背景下,研究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的思路,并探索耕地保护补偿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
二、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
本研究需要用到大量理论、技术和方法,这就要求必须尽可能广泛地查阅、分析、总结历史文献资料,充分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注重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功经验,为本研究提供参考。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1、现有的关于耕地面积标准的研究多是仅从保证粮食安全的角度计算耕地赤字/盈余量,但现今满足经济发展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要求更是迫在眉睫。因此本研究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从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以及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角度着手计算出耕地赤字/盈余量,以达到实现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2、现有大部分研究测算出的价值标准的研究结果与耕地赤字/盈余状况无关,对价值标准修正不足,难以起到耕地保护的杠杆作用。本研究对于耕地赤字地区,赤字越大,需要支付的单位面积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标准越高;对于耕地盈余地区,盈余越大,接受的单位面积耕地保护区域补偿的价值标准越高,使耕地保护区域补偿价值标准起到激励耕地保护的作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5.11-2015.12前期工作
2016.01-2016.02文献、资料整理分析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