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城市社会转型不断深入,城市活力成为城市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的热门话题。城市活力这个论题起始于雅各布斯的城市多样性思想和盖尔的街道空间活力理论,建造一个满是活力与多样性的城市空间日益成为相关学者的关注焦点。
目的:城市活力拥有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表现形式,对不同表象的研究可以认识到城市发展的不同面貌。本课题通过对苏州工业园的经济、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分析苏州市工业园区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城市活力,以及其与城市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
意义:城市活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微观尺度上研究城市活力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我国城市空间重构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运用大众点评数据、公交线路数据与文化设施POI数据测度城市活力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维度,在街区和街道层面分析城市活力的空间结构特征,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城市建成环境与城市活力的影响关系。
研究苏州工业园区城市活力表现出来的空间差异;街区与街道尺度影响城市活力的建成环境因素;街区尺度建成环境对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力的影响;人口密度对经济活力的影响;增加POI密度、路网密度和POI混合度是否有利于城市活力的提升等。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首先确定研究区在空间上的位置关系;
其次通过技术手段获取研究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三个维度的相关poi数据;
接着将获得的poi数据在空间上展示出来,通过arcgis等软件进行空间数据分析;
4. 参考文献
[1]谈城市活力的研究进展[J]. 杨垠莹; 山西建筑. 2019(07)[2]基于POI数据的西安市快递自提点空间格局及空间关系研究——以菜鸟驿站为例[J]. 李钢;杨兰;贺建雄;刘倩;陈曦亮;薛淑艳; 地理科学. 2018(12)[3]基于POI数据的郑州市文化设施的区位布局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J]. 赵宏波;余涤非;苗长虹;李光慧;冯渊博;别乾龙; 地理科学. 2018(09)[4]基于活力特征分析的城市安置社区公共空间研究——以苏州城区6个安置社区为例[J]. 王勇;邹晴晴;李广斌; 地理科学. 2018(05)[5]基于多源大数据的城市体征诊断指数构建与计算——以上海市为例[J]. 柴彦威;刘伯初;刘瑜;马修军;塔娜;申悦; 地理科学. 2018(01)[6]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服务业空间关联分析[J]. 廖伟华;聂鑫; 地理科学. 2017(09)[7]基于地铁刷卡数据的城市通勤与就业中心吸引范围研究[J]. 许园园;塔娜;李响; 人文地理. 2017(03)[8]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拓展及其价值创造研究——以城市综合体为例[J]. 王桢栋;阚雯;方家;杨旭; 建筑学报. 2017(05)[9]新区空间形态与活力的演化假说:基于街道可达性、建筑密度和形态以及功能混合度的整合分析[J]. 叶宇;庄宇; 国际城市规划. 2017(02)[10]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活力协同发展[J]. 卢济威;张凡; 新建筑. 2016(01)[11]城市活力:本地化消费机会的需求与供给[J]. 徐杨菲;郑思齐;王江浩; 新建筑. 2016(01)[12]公共空间密度、系数与微观品质对城市活力的影响——上海轨交站域的显微观察[J]. 徐磊青;刘念;卢济威; 新建筑. 2015(04)[13]多中心化下的城市商业中心空间吸引衰减率验证——深圳市浮动车GPS时空数据挖掘[J]. 周素红;郝新华;柳林; 地理学报. 2014(12)[14]城市肌理如何激发城市活力[J]. 童明; 城市规划学刊. 2014(03)[15]基于位置感知设备的人类移动研究综述[J]. 刘瑜;肖昱;高松;康朝贵;王瑶莉;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04)[16]城市文化活力研究:理论资源的探寻与发掘[J]. 董慧;常东亮;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17]关于城市街道活力的思考[J]. 陈喆;马水静; 建筑学报. 2009(S2)
5. 工作计划
2022.3.7-2022.3.31,完成前期数据收集整理,学习软件操作,撰写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2022.4.1-2022.4.30,设计详细提纲,完成论文主要数据处理; 2022.5.1-2022.5.31,根据研究内容安排,梳理逻辑顺序,完善各部分内容,完成文字初稿和图件;2022.6.1-2022.6.15,定稿,完成打印和装订,提交全部材料,参加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