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沿长江地区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开题报告

 2023-03-09 09: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设计背景

人居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空间,它包括自然、人群、社会、居住、支撑五大系统,包括城镇、乡村、城市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地的科学,为人们工作、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提供空间场所。强调把人类社会看作一个复杂的特大系统,从社会、经济、文化、技术、历史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综合且全面的研究,从而了解人类社会发展演变规律和自然地理特征,对城市建设发展、生态环境演变提出更多引领性的建议和指导。

早在“十五”规划时期,国家就提出要建设人居环境城市,提供城镇生活环境水平,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时期,国家继而提出三农政策新目标,建设幸福美丽的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一同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十九大”后,更是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新时代背景下,“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宜居村庄,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活服务设施水平,恢复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规划对象区位分析

苏州市是江苏省辖地级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东南部、长三角的中部,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7′~3202′。全市地势低平,平原为主,占总面积54.8%,海拔4m左右,丘陵占总面积2.7%。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且降水充沛。东傍上海,西面太湖,南接浙江,北依长江。全是地势较低,为平原地区。苏州市辖5个区、代管4个县级市,总面积8657、3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477.6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74.83万人,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718.3亿元。为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城市。

本次研究区域为苏州市沿长江流域的三个县级市,为张家港市、太仓市和常熟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初步提纲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韩雅敏.甘肃省县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与时空变化分析[k].甘肃:兰州大学,2018

[2] 于晴.黄山市乡镇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及其驱动因素分析[x].安徽:安徽工业大学,2021

[3] 刘春涛.基于gis技术的大连市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研究[k].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实习周(2022.1-7—2-25):阅读自己搜索的文献、图纸及向指导老师请教实习事项,通过实际调查并撰写实习报告。

(1)第1周(2-25—3-3):再次实际调查,熟悉研究区域的现状情况,编制相应的指标体系,明确技术路线和其他的设计内容。

(2)第2-3周(3-4—3-17):根据区域现状分析构建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标准和制图细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