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山区流域水文模型应用研究 —TOPMODEL模型的应用与对比分析开题报告

 2024-07-24 10:07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水文循环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洪涝、干旱等水文灾害频发,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准确模拟和预测流域水文过程,对于水资源管理、防洪抗旱和水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皖南山区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地形复杂,是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水文模型是模拟和预测流域水文过程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水文模型应用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在南方湿润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以皖南山区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topmodel模型进行流域水文模拟,并与其他常用水文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topmodel模型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研究区的气象数据、水文数据、土壤数据、地形数据等,并进行预处理,为模型构建和参数率定提供基础数据。

2.topmodel模型构建:基于topmodel模型原理,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构建适用于皖南山区流域的topmodel模型结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研究区的气象数据(降雨、气温、蒸发等)、水文数据(径流、水位等)、土壤数据(土壤类型、土壤质地等)、地形数据(dem等)。

利用arcgi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插值、数据裁剪等,构建研究区水文数据库。


2.topmodel模型构建:基于topmodel模型原理,利用dem提取地形指数,结合研究区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数据,划分水文响应单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将topmodel模型应用于皖南山区流域水文模拟,探讨其适用性和局限性,为该地区水文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2.结合皖南山区流域特点,对topmodel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识别关键参数,为模型参数率定提供指导。


3.对比分析topmodel模型与其他常用水文模型在模拟效果、参数敏感性、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差异,为该地区水文模型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熊立华, 刘昌明, 占车生. 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进展[j]. 水科学进展, 2017, 28(1): 91-103.

[2] 张建云, 王中根, 刘昌明, 等. 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中若干技术问题探讨[j]. 水利学报, 2009, 40(9): 1013-1020.

[3] 寇静, 刘昌明, 段青云. topmodel 模型研究进展与展望[j]. 水科学进展, 2018, 29(2): 275-28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