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云作为地球气候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调节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影响降水形成和分布、参与大气能量和水循环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云的宏观特征(如云量、云顶高度等)和微物理特征(如云水含量、云滴有效半径等)的变化会对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和水循环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
因此,深入理解云的物理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对于准确预测天气变化、合理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云物理特征的研究一直是大气科学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近年来,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和数值模式的进步,国内外学者对云物理特征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1.利用再分析资料分析中国区域云量和云类型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其年际和季节变化规律以及空间分布差异。
2.分析中国区域云水资源(云水含量、云冰含量等)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其与云量、云类型以及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关系。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与预处理:-收集era5再分析资料,包括云量、云类型、云水含量、云冰含量、云滴有效半径、云droplet浓度等云物理参数,以及降水、温度、气压、风速等气象要素数据。
-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剔除异常值和缺失值。
-根据研究需要对数据进行时间平均(如月平均、季节平均、年平均)和空间插值。
5. 研究的创新点
1.利用最新发布的高分辨率era5再分析资料,能够更精细地刻画中国区域云物理特征的时空变化规律。
2.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合成分析等,多角度、全方位地揭示中国区域云物理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3.重点关注不同云类型和不同高度云的云微物理特征差异,为提高数值模式中云物理参数化方案的准确性提供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黄荣辉,徐予红,周连童,等.中国区域降水和水汽输送特征及其变化趋势[j].大气科学,2019,43(01):138-151.
[2]周秀骥,赵平,郑栋,等.中国云气候学研究[j].气象学报,2016,74(05):705-722.
[3]刘奇俊,温敏,王东海.中国地区云宏观和微物理参数的季节和空间分布特征[j].高原气象,2020,39(04):731-74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