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但近年来频繁遭受重度霾污染,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
冬季是京津冀地区重度霾的高发季节,其成因复杂,受到排放源、气象条件和区域输送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东北亚反气旋作为冬季东亚地区最主要的大气环流系统之一,对京津冀地区冬季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东北亚反气旋和京津冀地区冬季重度霾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京津冀地区冬季重度霾的形成机制、气象条件和预报预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利用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探空数据、era5再分析资料、污染物浓度数据等,采用统计分析、合成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东北亚反气旋的气候特征,揭示其对京津冀地区冬季重度霾的影响机制。
1. 主要内容
1.分析东北亚反气旋的气候特征,包括其空间分布、强度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率等,并探讨其生成和维持的主要机制。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探空数据、era5再分析资料、污染物浓度数据等。
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缺测值插补、时空匹配等预处理。
2.东北亚反气旋的识别与特征分析: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采用客观识别方法识别东北亚反气旋事件。
5. 研究的创新点
1.将东北亚反气旋与京津冀地区冬季重度霾联系起来,从天气气候角度揭示重度霾的形成机制,为重度霾的预测预警提供新的思路。
2.结合多种数据和方法,从大气环流、边界层结构和污染物输送等多个角度,系统分析东北亚反气旋对京津冀地区冬季重度霾的影响机制。
3.利用数值模式模拟东北亚反气旋对京津冀地区霾污染的影响,并通过敏感性试验量化不同因素的贡献,为重度霾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式功, 陈静, 李丽娜, 等. 2016 年 12 月京津冀区域重霾污染过程及成因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1): 15-25.
[2] 马学款, 张碧辉, 刘雨思, 等. 2013 年 1 月京津冀地区重霾期间边界层气象特征及成因分析[j]. 大气科学, 2014, 38(3): 502-518.
[3] 段云霞, 张小玲, 雷鸣. 2016 年 12 月华北地区一次重霾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和成因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 2018, 31(6): 1043-1055.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