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电环境日益复杂。
各种新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层出不穷,导致电磁频谱资源日益紧张。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频谱资源,准确识别各种无线电信号的调制方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信号调制识别技术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模拟调制信号自动识别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
1.研究软件无线电技术和自动调制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现有模拟调制识别算法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模拟调制信号自动识别系统的总体架构。
2.研究模拟调制信号的特征参数,包括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统计特征等,并设计相应的特征提取算法,用于提取能够有效区分不同调制类型的特征参数。
3.研究基于特征融合的模拟调制信号识别算法,利用多个特征参数进行联合识别,提高识别精度和鲁棒性。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将采用理论分析、算法设计、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调研阶段:深入调研国内外关于软件无线电、自动调制识别、特征提取、机器学习等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系统设计阶段: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设计模拟调制信号自动识别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信号预处理模块、特征提取模块、分类识别模块等,并确定各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案。
3.算法研究阶段:研究模拟调制信号的特征提取算法,提取能够有效区分不同调制类型的特征参数,并研究基于特征融合的模拟调制信号识别算法,提高识别精度和鲁棒性。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在于:
1.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模拟调制信号识别算法,通过提取信号的多种特征参数,并利用特征融合技术,提高识别算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的识别精度和鲁棒性。
2.设计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模拟调制信号自动识别系统,利用软件无线电平台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实现对模拟调制信号的实时识别,并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和使用。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张鹏,王永生,邓飞,等.基于软件无线电的低截获概率雷达信号识别方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2023,45(04):1247-1254.
2.唐建,张戎,屈恒,等.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多体制导航信号模拟器设计[j].宇航学报,2023,44(01):101-110.
3.赵玉军,张楠,刘忠,等.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卫星导航欺骗干扰系统[j].空间电子技术,2022,19(06):54-59.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