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绩效预算改革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旨在提高政府财政支出的效率,在解决政府财政危机、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不断开展和深化,绩效预算改革意见成为世界预算改革的主要趋势,并在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西方oecd发达国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与实践,由此可见,绩效预算俨然成为我国政府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长期努力的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转轨和经济转型已经历经多年,容易的改革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已经吃完了,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比如政府预算改革、政府管理制度改革等各方面问题。因此,政府作为重要的改革主体,在这一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财政又是政府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核心,因此,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研究值得我们深深探讨一番。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绩效预算,能够更好地以结果为导向进行资源配置,对于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资金支持经济转轨和经济转型的力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要贯彻落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围绕财税体制改革思路,重点抓好预算绩效管理、完善市与区财政体制、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政府性债务管控、#8220;ppp#8221;项目融资试点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逐步建立符合我市实际、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现代财政制度。由此可见,绩效改革将是近几年的关键点,为我国预算制度指明了方向,对我国财税体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推进基层政府绩效预算改革研究
--以南京市为例
一、绩效预算的相关理论概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情况:
2014年 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预算法的决定。修改后的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作出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举债规模必须由国务院报请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这意味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正迈出实质性步伐。
预算制度改革对中国深化经济改革具有深远意义。一方面,预算能力是国家能力的重要支撑,预算是推进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建设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加强预算制度建设。另一方面,行政体制改革,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提供公共服务型政府继续转变,也需要我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的配合。修改后的预算法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中必需的建设投资的部分资金,可以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举借债务的方式筹措。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对比论证、实证分析三种方法。
文献研究:先对已有的绩效预算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和阅读,归纳整理好有关绩效预算的相关理论,重点整理有关基层政府绩效预算的相关理论。
对比论证:国内绩效预算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借鉴国外优秀的做法进行改革
5. 参考文献
[1]李振山.地方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研究--以南宁市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11.
[2]财政部.美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蔡钰.美国绩效法案的启示[j].商业会计,2006年,第8期.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