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集团化的效益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19 10: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文化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出版业集团化日渐深入。#8220;十二五#8221;期间,出版业按照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文化产业的振兴规划,以及国家#8220;十二五#8221;时期文化体制改革规划纲要,体制改革成绩显著,产业规模、服务能力得到了重大进展,在#8220;走出去#8221;战略上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今年是#8220;十二五#8221;最后一年,同样是#8220;十三五#8221;规划的编制之年,在此政治转折背景之下,出版业集团化的发展使命和总体布局又面临着新的变化,出版集团必须紧紧围绕#8220;四个全面#8221;的战略布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者有机统一,努力达到二者双丰收。出版业目前该有的宏观判断,除了看到出版业拥有产业规模实力增强的大基础和拥有大有可为的机遇的同时,还面临着空前巨大的挑战--这是传统出版业的盛衰风水岭和新兴出版业大浪淘沙的时代。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将选取出版业集团化所带来的效益为研究分析对象,利用综合分析方法对出版业集团化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研究。

文章将以社会效益为主要叙述对象,兼顾经济效益分析,总结归纳以往发展经验,挑选有效数据进行实证。以适应 #8220;十三五#8221;会议所确定的发展方向为大前提,以实现两个效益有机统一,双重丰收为目标,提出出版集团如何在#8220;十二五#8221;规划成就的基础之上,紧紧围绕#8220;四个全面#8221;战略布局深入发展的有效途径。

最后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出版产业的具体特点,从产业盈利能力和社会福利提供能力两个方面,提出一套更为全面的出版集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状况:西方发达国家的出版产业具有集团化经营、国际化经营、品牌经营、跨媒体经营等显著特点,其从起始就是产业化的经营方式,目前出版业已经基本上被各大出版集团所垄断。在国外有关出版业的文献中,关于集团经营的研究著作、以及发展经验十分丰富,其中的优秀研究成果对我国有很多借鉴意义。

国内研究状况:自从1996年国内出现了第一个媒体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以后,媒体集团化就成为新闻传播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从国内状况来看,我国出版业走集团化道路迟于西方发到国家,认识到出版业的产业化性质也迟于西方国家,但我国的出版业集团化因其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带有明显的社会主义特色。自2001年期起,我国研究出版业集团化的著作才开始明显地增多。那段时期文章的主题多设定在对出版业的前景的展望,当前矛盾的分析,集约化模式的分析预测,以及集团化必由之路的论证。至2005年,中国的出版集团化进程已经走了6年时间,但大多数出版集团规模的扩大仍然主要是低水平的数量累加,而没有进行根本性的业务整合,原先粗放经营的色彩也并没有退褪去。此时的研究对象多是中国出版业集团化现存现象、模式选择、瓶颈及其制约因素,以及发展战略研究价值等。2010年我国出版业道路进入高歌猛进的一年,产业规模、社会服务功能都大大提高,走向上市公司,不断进入深入调整阶段,研究的方向偏向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市场绩效的综合模糊层次评价,总结国内外经验促进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增强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对策。关于#8220;十三五#8221;时期出版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总体依然是转型升级阶段、融合发展阶段、深度调整阶段。围绕一条主线即融合发展,一个目标即努力成为几个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国家级新型出版传媒集团,目标方向是资源共享、信息服务。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对出版业集团化现实发展情况进行观察描述,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加以整合分析。

2、综合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证分析。

3、对近年来出版集团的产业报告数据进行筛选、对比、统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高峰.构建出版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阿基米德支点.出版广角.2015.9

2、王广照.出版社社会效益考核的实践与探索--以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出版发行研究.2015年第11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