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挥发性脂肪酸(vfas)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平台化学品,可作为生产生物燃料、生物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的原料。
稻秆作为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废弃物之一,其产量巨大,但利用率较低,大量稻秆被焚烧处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利用稻秆厌氧发酵生产vfas,不仅可以实现稻秆的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为生物基产品的生产提供可持续的原料来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利用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生产vfas作为第三代生物能源和平台化学品的前体,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学者在稻秆厌氧发酵产vfas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例如,中国农业大学的刘德立团队[1]系统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稻秆厌氧发酵产vfas的影响,发现碱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vfas的产量。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1.稻秆预处理技术研究:-探讨不同预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对稻秆降解效率、vfas产量和组成的影响。
-筛选出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的稻秆预处理方法,为后续厌氧发酵提供优质底物。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调研: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稻秆厌氧发酵产vfas的研究现状、技术瓶颈和发展趋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指导。
2.实验材料:收集当地稻秆,并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碳氮比等,为后续实验提供基础数据。
3.稻秆预处理: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对稻秆进行预处理,并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稻秆降解效率、vfas产量和组成的影响,筛选出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的预处理方法。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稻秆预处理方法的创新:将探索和优化一些新型的稻秆预处理方法,例如结合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的联合预处理技术,以期进一步提高稻秆的降解效率和vfas的产量。
2.发酵条件的精细化调控: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正交试验设计等方法,对影响vfas产量的关键因素进行精细化调控,以期构建高效、稳定的厌氧发酵体系,最大程度地提高vfas的产量和选择性。
3.微生物群落调控技术的应用:将在发酵过程中尝试采用一些新的微生物群落调控技术,例如,利用特定功能微生物的添加或构建人工合成菌群等手段,定向调控厌氧发酵体系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目标产物的生成,提高vfas的产量和选择性。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黄雪峰, 邓欢, 周波, 等. 稻秆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15): 261-271.
2. 张晓东, 王爱杰, 张无敌, 等. 厌氧发酵技术制备挥发性脂肪酸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学报, 2019, 13(09): 2121-2132.
3. 周立祥, 孙建光, 王爱杰. 挥发性脂肪酸厌氧发酵体系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 2018, 39(11): 5279-5291.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