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家族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亲属称谓语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此人所处的地位、辈分、排行等,因此以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为基础的亲属称谓语常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关于亲属称谓的研究层出不穷,在语言学这一门学科中亲属称谓研究也是一个十分最重要的板块。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亲属称谓研究资料非常丰富,并且前人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关于方言亲属称谓的研究虽然种类繁多但始终不能说是全面。我国民族众多疆域版图也比较辽阔,对于方言亲属称谓的研究还仍然需要不断的补充。目前学界对方言亲属称谓的研究主要有一下几类: 其一是关于某地方言亲属称谓的描写与分析,这类文献系统的介绍某地方言亲属称谓的使用情况,通过对某地的历史流变以、地理位置以及人文风俗、民族构成的阐述来全面的介绍该地方言的现况。如谢木连(2021)《广西苍梧县的亲属称谓词研究》、徐丽华(2015)《河西走廊的汉语亲属称谓语》。其二是对方言亲属称谓的比较研究,这类文献基本上都是以某地方言亲属称谓与普通话、其他地区方言以及某地亲属称谓的历时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冯海霞(2021)《海峡两岸语文词典“亲属称谓”类词语对比研究——居于《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与《新编国语日报词典》的比较》、孙琳(2011)《安庆方言亲属称谓词与普通话的比较研究》。其三是重点研究某一亲属称谓词或某一个词缀下的亲属称谓现象,这类研究通过对某一亲属称谓词的着重研究来探求该方言地区称谓语使用特征与地域方言特色背后社会关系与大众文化的变迁。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刘渝西(2014)《浅谈四川方言中的“妈老汉儿”》通过对“妈老汉儿”一词的深入研究,阐述了四川方言中称谓语叠用的现象。同时从这一个词描写了四川称谓语的文化地域特征。 1.2目的及意义:第一,通过对方言亲属称谓词的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到这一地区的民族文化以及思想内涵。现如今在普通话的不断推广下,一些地区因受普通话的影响而导致方言逐渐淡化。本文考察贵阳方言亲属称谓并与普通话进行比较,以此来展示贵阳方言的特殊性以及地方语言的特色,同时也是对有特色的亲属称谓词进行保护。第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也日益增快。许多人离开自己的家乡生活并组建新的家庭,这样使得家庭人口的组成越发单一化,从而导致了亲属称谓词的逐渐缺失。虽然亲属关系越来越复杂,亲属称谓词也越来越繁多,但真正了解的人却是极为少数的,所以对于亲属称谓的研究我们应当要重视起来。第三,通过对贵阳方言系统全面的研究可以填补贵阳方言亲属称谓研究的空白,为贵阳方言研究提供素材。
|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一、绪论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1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4. 参考文献
[1] 陈颖.四川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j].西华大学学报,2010.29(6):116-120.
[2] 冷菁.平江方言亲属称谓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5. 工作计划
1、2022.11.05讨论论文选题;
2、2022.11.16确定论文选题,指导论文写作流程和文献查阅;
3、2022.03.2 指导开题报告撰写,提出修改意见,明确绪论写作要求;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